第09版: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03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标题导航
甩钢鞭抖空竹 展演精气神十足
葫芦作“纸” 纸好才能画好画
志愿者送姜汤热粥温暖一线防疫人员
2021年1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葫芦作“纸” 纸好才能画好画
安丘后崮山沟村张敬国回到家乡种葫芦画葫芦,做起葫芦生意



  安丘市凌河街道红沙沟社区后崮山沟村东邻留山,南接崮山,平日里来此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临走时都要带走一份“福禄”纪念品。“福禄”是葫芦的谐音,此处山里人家农家院主人张敬国喜欢葫芦,并在上面绘制精美图画,做起了葫芦生意。11月11日,记者走进张敬国的院子,听他讲述与葫芦的故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万勇
  食品雕刻师转型“画家”
  一进张敬国的院子,便见到四周墙边的展柜里摆满形态各异的葫芦。葫芦上用丙烯等材料绘制着古今人物、花鸟等图案。张敬国右手拿着画笔,左手扶着葫芦,正在专注地画着,记者来之前,他已经画了3个小时。“这个葫芦我已经画了5天了,还差刷漆、晾晒两道工序。每次朋友或者客户找我定制葫芦,我都会做两个,第一个拿来试手,找出不足之处再重新绘制,第二个完美的成品给别人。”
  画葫芦,张敬国是“半路出家”的。2008年,张敬国在潍坊市区一家酒店的后厨做食材雕刻,有一次到十笏园游玩时,见到有人在烙画葫芦,他非常喜欢,心想自己能在蔬菜上雕刻,也就能在葫芦上做文章。“我们村里家家户户种葫芦,我第一次是在葫芦上画了一幅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画完没多久便被亲戚一眼相中带走了,这给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张敬国说,之后他就通过书籍、网络自学,画葫芦的技艺也越来越精湛。
  2013年,张敬国回到老家后崮山沟村,借助当地广泛种植葫芦的优势,开始专心在葫芦上作画。
熟练掌握葫芦种植技术
  “葫芦就像画纸,有好纸才能画出好画,一般100个葫芦里也就选出五六个能用的。”张敬国说,老家的环境特别适合葫芦生长,他现在种有三厅、八宝、虫具、草里金等多个品种的葫芦,为后期绘制提供更多的选择。
  为了种好葫芦,张敬国也费了不少心思,并他总结出一套种植经验:葫芦种子要用40℃的温水泡发,转移到半沙半土培养皿中催苗,再移栽到地里。“葫芦长大后要盘扎塑型,最好在中午12时30分到下午1时进行,那时候葫芦最软。”张敬国说,现在他已经掌握了葫芦的种植技术,许多喜爱葫芦的人都慕名而来,前几天有人花1400元买走了一组未加修饰自然长成的连体葫芦。
  11月8日,潍坊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听到这个消息的张敬国非常高兴。“明年我要在崮山上做一个亲子乐园——霍比特小屋,能体验种植葫芦和进行DIY,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这也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吧。”张敬国满怀憧憬。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