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创建提升“三个模式” 乡村振兴潍坊先行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标题导航
“研究农业,就要到最活跃的地方”
甩掉脏乱差“诞生”旅游乡村
2021年12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甩掉脏乱差“诞生”旅游乡村
  村民在新建的文体广场上锻炼身体。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
  冬日暖阳,记者日前走进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流河社区流河一村看到,一条条村道平坦整洁,一排排民居粉饰一新,一棵棵绿植迎风轻摆……处处是怡心美景,所见皆如诗如画,一幅幅宜居乡村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文化广场又平又宽,房屋靓、空气鲜,墙体彩绘、文化围墙真亮眼,日子过得真舒坦……”说起村里的变化,今年81岁的贾石明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流河一村村支部书记鲁泽山介绍,在几年前,流河一村的样貌可不是这样的,走进村里,道路坑洼不平,白色垃圾随处可见,环境“脏、乱、差”。
  近年来,该村从强化基础设施入手,先后在原来废弃湾塘上建起了文体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和游客服务中心,村史馆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中。在做好村级场所提升的同时,村“两委”班子靠前指挥、率先垂范,主动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带动提升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脏乱差”美丽蝶变到“旅游乡村”,流河一村的成功做法是“党员示范带动,村民广泛参与”。
  “我们村村民大多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以前村里的秸秆草垛比较多,不仅杂乱,还不卫生。在整治过程中,我们‘两委’干部主动带头,在收粮的时候把秸秆一起粉碎到农田里,改善了土壤还解决了村里乱堆乱放的问题。”鲁泽山告诉记者,今年村里清理出来的10亩湾塘也种上荷花承包了出去,美了乡村的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流河一村只是石埠经济发展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石埠经济发展区坚持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长效机制,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干群参与”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从“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转换,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