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瑞荣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从过往情况来看,检出新冠病毒的进口冻虾、冻鸡翅、冻猪肘在进行病毒溯源时,都指向了冷链运输和存储等环节。而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是一条长长的“线”,中间串联着食品生产、加工、速冻、分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一失万无。 因此,对这些环节进行常态化监测,刻不容缓。特别是眼下虎年春节即将来临,更要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发挥好监测的“前哨”作用,为防疫工作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防病于未病,胜过最好的治疗。近期,我市对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给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戴上了“紧箍”。 对监管部门来说,要引起更高重视,加大执法力度,对仓库、车辆、包括分装台等相关场所全面开展环境监测,尽最大努力减少境外新冠病毒的输入,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食品经营者来说,自觉履行疫情防控责任与义务,把住冷链各个关口,扎实做好消毒工作,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对消费者来说,在“买买买”之前,不妨先用手机“扫一扫”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二维码,确保“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如此,才能更好地筑牢外防输入的铜墙铁壁,不给狡猾病毒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严防通过各种途径输入的新冠病毒,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