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有一位老人,多年来不仅坚持习练地功拳,而且向社会义务教授,用实际行动推广全民健身。在他的影响下,我市习练地功拳者达到三千余人。1月3日,记者采访了这位习武之人宋振昌。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东升 郭超 痴迷拳法放弃上高中机会 下乡后跟已年过八旬师爷学拳 “一天不练,招式就生疏。”1月3日上午9时许,在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70岁的潍坊地功拳第六代传人宋振昌在和徒弟田忠明切磋武艺。拳来腿往,虎虎生威,一招一式间,举手投足间显露习武人干脆利落之风,身法、步法、拳法合一,引来围观群众阵阵掌声。 宋振昌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在哥哥的熏陶下,7岁开始接触初级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3岁时在城区跟随李洪胜学习地功拳,练习三年后,痴迷于地功拳的拳法招式,他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 1968年,宋振昌下乡到了安丘农村,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人——韩春华。“论辈份,韩春华是我师爷辈,那时除了干活外就希望练习地功拳。”宋振昌说。韩春华已是80多岁高龄了,看到眼前这个小伙子能吃苦,对地功拳如此痴迷,老人更是不遗余力传授。 宋振昌住的地方离韩春华的果园约有10公里,白天宋振昌下地干活,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到韩春华那里学拳。宋振昌表示,师爷传的不仅仅是武艺,更教授他“拳道”。其间,韩春华还带他到高希伍、马殿林、马殿臣等地功拳名家身边深造,汲取众人长处,开阔视野。 起初推广传承遇到瓶颈 如今习练者已经达到三千余人 回到潍坊城区后,宋振昌潜心苦练地功拳,也渐渐有了把地功拳传承下去的想法。“刚开始被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认为打拳练拳是不务正业。”宋振昌说,前些年,推广遇到瓶颈,学习的人寥寥无几。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地功拳得以重新回到市民的视野。2010年,宋振昌与爱徒——地功拳非遗项目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健,从40余名弟子中精选出6人,参加了央视的《武林大会》,让地功拳走进千家万户,此后,慕名来学拳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9年,潍坊市成立地功拳研究会,宋振昌担任了会长。从研究会成立至今,每个周三,地功拳爱好者们都会欢聚一堂,切磋武艺,共同促进地功拳的传承与发展。除此之外,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持续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现在我市习练地功拳者已达到三千余人,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宋振昌说,地功拳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和演变,发展到现在实属不易,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习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