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春晖
央视新闻记者王冰冰因为长相甜美,主持风格活泼,有邻家妹妹般的亲切感而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然而近日疑似是王冰冰疯狂粉丝在某论坛中发言,表示王冰冰“塌房”了,不仅“人肉”出其各种私人信息,还有王冰冰英语四级成绩截图。这些不知真假的传闻出现后,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据红星新闻) 没想到,2022年了,“人肉搜索”这种恶劣行为依旧存在,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然而,通过“人肉”他人,曝光隐私,来满足自己的窥私欲,这种行为有违社会公德,实在病态。 从王冰冰被曝光的所谓早年“黑历史”来看,即便全部为真,也与社会公共利益没有多大关系,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合法权益。可这些还不知真假的“黑历史”,却被网友大张旗鼓地拿来作为讽刺她的“证据”。相对于王冰冰所谓的“缺点”,那些通过“人肉搜索”窥探他人隐私的网友,才更应该受到社会的批判。 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尤其是公众人物遭“人肉搜索”,隐私被公之于众的事情屡见不鲜。其实,关于“人肉搜索”的性质早已有定论。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民法典》更是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由此可见,“人肉搜索”他人,故意暴露别人的隐私,既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触及法律红线,应当遏止。 不过,要想真正打击治理这种病态的“人肉搜索”,唯有依靠法律武器来实现。对于利用“人肉搜索”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受害者就应该依法维权,让其付出代价。 对待公众人物也好,普通人也罢,在网络上发声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尊重,因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