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今日重磅
 
标题导航
三六九健身方之要穴的疗效 (下)
2022年0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六九健身方之要穴的疗效 (下)



  经络腧穴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作用显著,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为此,人们可以刺激体表特定的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起到通过活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达到预防保健、强身健体的目的。
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补中,益气,生津。
  手法:按揉气海穴(顺时针)49圈。
  功效:治气血两亏,体倦无力,久泻,脱肛。

大陵穴
  大陵穴,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本穴具有镇静安神、调和胃气的作用,是治疗心脏病、失眠之常用穴。
  手法:点刺、按揉穴位3~5分钟。
  功效:缓解手腕关节痛,缓解口臭、心痛、胃痛。

极泉穴
  极泉穴,属于手少阴心经的穴位。
  手法:弹拨腋窝极泉处的肌腱。
  功效:治疗心痛、心悸、肩臂疼痛、胁肋疼痛,缓解中暑、休克、心动过缓等。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手法:弹拨、点压足三里3~5分钟。
  功效:健脾养胃,治疗脾虚湿盛。

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经络经过的穴位,即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手法: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3~5分钟。
  功效:健脾、祛湿、安神、调经、滋阴、利尿、排毒,对肝、脾、肾三经都有调理作用。

太冲穴
  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为降压穴,如果与太溪穴同时按效果更好。
  手法:两手拇指分别按住太冲、太溪穴,各按揉3~5分钟。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稳定和降低血压。

照海穴
  照海穴,为八脉交会穴,足少阴肾经。
  手法:拇指按揉照海穴3~5分钟。
  功效:滋补肾阳,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失眠有辅助作用。

公孙穴
  公孙穴,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手法:拇指按揉公孙穴3~5分钟。
  功效:缓解痛经症状,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之功,对胃痛、腹痛、腹泻、痢疾等有辅助功效。

大都穴
  大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为补钙穴。
  手法:拇指按揉大都穴3~5分钟。
  功效:治疗腹胀、呕吐、胃痛、便秘,散发脾热,也可起到补钙的作用。

申脉穴
  申脉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该穴位于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手法:食指指腹按揉申脉穴3~5分钟。
  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治疗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位于八个经脉相交会处,为足少阳胆经的主要穴道之一。该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手法:拇指点揉足临泣穴3~5分钟。
  功效:对腹胀、肠结石、脚部和腰部疼痛,以及脑中风、胆囊炎等有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

内庭穴
  内庭穴,属足阳明胃经。该穴位于足的次趾与中趾之间,脚趾缝尽处的陷凹中。
  手法:中指扣住内庭穴按揉3~5分钟。
  功效:治疗胃痛腹胀、咽喉肿痛、腹泻、痢疾、便秘。

商丘穴
  商丘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人体自有的消炎药。该穴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手法:点、按、揉穴位3~5分钟。
  功效:减缓足踝痛,补脾益气,养肝益肾,治疗腹胀腹泻。

涌泉穴
  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该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人体长寿要穴。
  手法:大拇指搓揉涌泉穴,或者双手搓热,交替搓揉涌泉3~5分钟。
  功效:治疗昏厥、头痛、失眠、咽喉肿痛,提高性功能,使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