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版:潍坊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今日重磅
 
标题导航
带着乡亲致富 黄荆变“黄金”
传承风雅 一路初心不改
回老家开酒馆 引来外乡客
守护古籍 心所向行不辍
2022年01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老家开酒馆 引来外乡客
安丘的夏小丽回村当“网红”,带火家乡经济



  石墙茅屋,小桥流水,窄窄的胡同,一盘老碾诉说着古朴岁月……原生态的古村落搭配原汁原味的农家菜,这就是坐在安丘市辉渠镇洞西头村“网红”夏小丽“禾乡生态酒馆”里的场景。时值年关,依然有不少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拍照、赏景、吃美食。临走前,再买几样村民自家产的小米、花生,来来往往的游客把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搅得”热闹起来。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家乡美景令人沉醉,“村姑”走红网络
  1980年出生的夏小丽居住在潍坊,她之所以成为“网红”,与家乡安丘洞西头村密不可分。最初,在辉渠工作的网友“初心不改”在网上发布的照片,正是她老家的那条胡同,矮墙、小路,在雪后美得令人沉醉……
  夏小丽受到触动,从2020年冬天开始,学着用手机定格家乡的美并发到抖音上,没想到真的引来了流量。潍坊的一位摄影师联系她,以她为主角,拍摄了田野牧羊、麦收、打谷等一系列农村生产生活的镜头。这些摄影作品在网上产生较高的关注度,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村姑”夏小丽和安丘洞西头村,很多人驱车赶来,探究这个古老村落的原生态风光。
  人气有了,可村里没有一家饭店,游客连个歇脚地都没有。夏小丽和学过厨艺的弟弟夏道亮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的老房子改建成酒馆。2021年5月,姐弟俩张罗着施工,石墙、木窗、茅屋、土炕……酒馆的装修布置都是夏小丽自己设计的,当年的国庆节假期,“禾乡生态酒馆”开张了。
  出人意料的是,偏僻山村里的小酒馆,一开张就受到了众人的追捧,整个国庆节期间几乎天天爆满。
顶住压力,硬是建成了乡村酒馆
  其实,能干成这件事,夏小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首先是父亲的反对,老人担心他们投上钱打水漂;其次是丈夫的反对,两个孩子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五年级,如果夏小丽回老家开酒馆,孩子谁照顾?但夏小丽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成,她软磨硬泡,家人终于松了口。
  酒馆的装修费用从计划的10万元涨到近40万元,夏小丽硬是顶着阻力把酒馆建成了。
  为了做到家庭、事业两不误,她周一至周五每天送完孩子后,再跑一百多里路回村,帮弟弟打理酒馆生意,下午忙完再赶回潍坊。尽管很累,但看到酒馆生意越来越好,看到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
  “网红效应”让洞西头村远近闻名,越来越多的人把镜头聚焦这里,甚至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英雄的山村》也在村里开拍,剧组还邀请夏小丽演了一个角色。“只要是对宣传我们村有益,我都愿意尝试。”夏小丽说,创业过程中,镇村干部、村民,还有很多亲朋友好友也给予她很多帮助,让她十分感动。
  洞西头村党支部书记夏方泉说:“夏小丽回村确实带来了人气,村里望海山小米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游客多了,不只是小米,就连刚收的花生、地瓜等都变成了热销品,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卖出好价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