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迎新春 话年俗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迎新春 话年俗

第03版
迎新春 话年俗
 
标题导航
专家聊年俗 潍坊人讲究多
2022年0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聊年俗 潍坊人讲究多



  潍坊人过年讲究,尤其进了腊月,迎接春节的各种活动便开始了。1月16日上午,“迎新春·话年俗”画都沙龙在潍坊日报社四楼记者驿站举行,来自民间文艺界、非遗保护界、楹联艺术界、文艺评论界的众多专家围绕各种年俗展开热烈讨论,为佳节增光添彩,讲好年俗故事,传承潍坊年俗文化。
  

“俗”是约定俗成 年俗应该有变化
高增光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主任

  在我看来,年俗也应该有变化。“俗”就是约定俗成,没有人规定,而是在生活中慢慢积累成俗。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叫“正月剃头死舅”,实际上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清政府推广“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但在清朝之前,汉族人只梳理头发,不剪也不剃。在他们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汉族人不愿服从,但又不能为此丢了脑袋,就约定正月不剃头,以此来表达人们的思旧之情,称之为“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就演变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如今,习俗是可以变化的,人们不仅可以正月剃头,还可以做造型等。
  “善作善成,化风成俗”。年俗应该有变化,我们更要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潍坊的春节过得更激情、更祥和、更平安,希望潍坊的民俗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春节由上古祭祀演变而来 年俗随朝代变迁有所不同
王治喜
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潍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说到过年,人们不免会想起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而岁首的确定是祖先长期观察星象与物候的结果。先民在观察天象时,确定了以天干和十二地支核准时间和节令,以斗柄回寅为立春,立春即岁首,乃万物起始,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意味着一个新的轮回已开启。
  岁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人们在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活动,报效天帝正神和祖先的恩德,驱邪、祈岁纳福,迎接美好未来,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文化,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年俗。
  中国农历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直到汉代,我国正式确立以正月为岁首。在这个过程中,民俗文化也随之变化、发展、更新。先秦,人们在岁首举行拜神、祭祀先祖的仪式;汉代,人们不仅祭神祭祖,还贴门神(在桃木上刻门神),拜年风俗的雏形初步显现;魏晋南北朝,人们开始除夕守岁;唐代,人们在拜年时互送“拜年帖”;宋代出现了爆竹;元代出现“迎灶神”“贴灶神”的习俗;到明清,春节习俗已十分隆重。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春节习俗。春节习俗的功能主要有三:一是祭祀,感恩先人;二是敬天地、驱鬼神,以求平安;三是阖家团圆,凝聚亲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俗也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但其内涵、功能不变,一直是民族凝聚的纽带。
 
很多非遗项目 在春节中流传至今
 范新建
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春节是承载中华民族思想和情感的民俗活动,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能穿新衣、吃好饭,还能收压岁钱、放鞭炮,特别热闹。在我心里,春节色彩鲜艳、亮丽绚烂。它也是有声音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声声入耳;它还是有味道的,热气腾腾的炸货、喷香的猪头肉,让人垂涎欲滴。
  春节更像一场多元化、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虽然民俗的表达形式不同,但活动主题相同,寄托的情感相同。它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蕴藏着深深的亲情、孝情和民族情。
  民俗,特别是年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具有重大意义。春节民俗活动形式多样,许多非遗项目都是在春节传承中流传至今的,像春节中的音乐、舞蹈、曲艺、手艺、美食等,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围绕如何把春节过得更有意义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研究课题,将传统和现代元素相结合,不断创新春节活动,发扬春节凝聚民心、承载民族情感、寄托未来的功能。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除夕中午吃“钱绳”
  赵培敬
中国烹饪大师
潍坊市非遗保护协会传统食品专业委员会主任

  豆腐起源于汉代,一直传承至今。“腐”谐音“福”,寓意着大家都有福。所以,在潍坊有腊月二十五磨豆腐的习俗。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昌邑、高密等地的大饽饽很有名。馒头制作也有讲究,祭祀不能用“开花馒头”,必须用圆圆的、完整的馒头来祭祀祖先和神灵。馒头也可以做成多种造型,比如“圣虫”“圣桃”等,现在和馒头相关的非遗项目种类非常多。
  以前在潍县县城,除夕中午要吃“钱绳”,就是潍县的肉丸子面条,寓意着有钱有财。除夕晚上,潍县人会准备四个、六个或八个凉菜,凉菜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主要有猪蹄冻、蒸鸡、熏鱼、麻汁杂拌、芥末鸡等,再准备八个或十个热菜,就是一桌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一看贴了什么灶王,就知这家基本情况
  王永海
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协会会长
  潍坊有句俗语,“先有杨家埠,后有灶王爷”,说的就是杨家埠在年画界的地位。
  据考察,在杨家埠年画中,仅“灶王”形象就有31种,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灶王”“二灶王”“三灶王”。
  “大灶王”适合对过去一年比较满意,觉得街里乡亲照顾自己,孩子们也孝顺,日子过得红火的家庭张贴。在过去一年里如果对家庭中某一方面不太满意、有些不顺心的家庭就会贴“二灶王”。家中有一方父母去世的家庭会贴“三灶王”。
  此外还有20多种灶王,比如“升官发财灶”“麒麟送子灶”,这些都体现了年画灶王的文化功能,它是个体家庭自我评价的载体,传达了这个家庭上一年的大体情况。当亲戚朋友来串门时,一看张贴了什么灶王,就对这个家庭上一年的情况基本了解,无需再多过问。
笔下记录忙年,唤起潍坊人的回忆
  阎涛
民俗研究专家、漫画家
  在我们“70后”的记忆中,过年是一年中最期盼的事。备年货、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拜年、放鞭炮,这些趣事是每个孩子都不会错过的。小时候,我对春节的理解就是穿新衣、吃炸货、放炮仗、去澡堂搓澡、理发,非常热闹、忙碌。
  老潍县人过年讲究让迎春、水仙等时令花卉在初一的那天“按点”开放,耍花的技巧令人津津乐道。
  忙年,忙年,忙才是年。我的许多漫画都体现了农村过年的方式,比如杀猪宰羊,这才是真正的忙年,我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忙年的情景,也唤起潍坊人对以往人和事的真实回忆。
小年辞灶吃糖瓜
  刘盛海
老潍县城糖食铺泰斗恒盛斋第四代传承人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糖瓜的制作材料是大米和麦芽,在做糖瓜前,就要准备好麦芽,让其发酵生芽。将大米煮熟后,和发酵生芽的麦芽混合,加入水熬成稀后用火蒸煮,在适当的温度下拉丝成瓜。糖瓜是清朝宫廷面点的典范,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辞灶的日子,在这天,老潍县人会吃糖瓜。糖瓜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哄小孩,二是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到玉帝那里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把糖抹到灶王爷的嘴上,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带来一个更红火的好光景。
年宵花增喜庆气氛
  孙扬扬
潍坊君泰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
  “芝尔庄的鞭炮个顶个”,曾经在老潍县城闻名一时,自从鞭炮禁燃禁放后,近年来,芝尔庄将市民需求旺盛的花卉发展成为产业。每到年关,君泰花卉文化城就会特别忙,不少市民前来选购鲜花,为过年增加点“仪式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东的鲜花产业渐渐兴隆,最开始只有过年时才是鲜花的销售旺季,后来鲜花产业慢慢向外扩展,延伸到了日常的店铺开业、婚庆活动以及庆典,现今庆典方面需要花卉的越来越多,一些大型公司将花卉装饰作为日常文化。
  如今,年宵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君泰花卉文化城以有店有摊有集、高中低档结合,批零兼营、购物与观赏结合,灵活丰富的消费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的消费习惯,为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鲜花。目前,畅销的年宵花有蝴蝶兰、杜鹃、仙客来、蟹爪兰、金桔、鸿运当头、大花蕙兰、海棠、腊梅、黄金万两;新品种有马卡龙蝴蝶兰、北美冬青、富贵子、紫色马蹄莲、红玉珠和宝莲灯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