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老潍县人来说,剪窗花、贴窗花也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每逢春节前夕,大家都会围在一起剪窗花,在一刀一剪中表达对春节的期盼和欢乐的心情。潍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范云也不例外,每年春节前,她都会忙着剪窗花,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围在炕上剪窗花,欢欢喜喜迎新年 在范云的记忆中,老潍县一直都有过年剪窗花的习俗。范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到过年,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带着孩子围坐在炕上,有的纳鞋底,有的剪窗花,其乐融融,十分热闹。“五谷丰登”“狮子滚绣球”……一方红纸,变换千万种形状,或缥缈,或灵动。 除了精致、造型独特的图案,老百姓也会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花草、动物和人物剪在红纸上。以前,老百姓最常剪的题材是狮子,比如“太狮少狮”,它既有“子嗣昌盛”之意,又谐音“太师少师”,寓意“辈辈做高官”。 过年,除了窗户上要贴窗花,棚顶、箱柜、衣橱,都要用剪纸装饰一下,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 除了窗花,还有贴在主屋北墙上的剪纸,范云清晰地记得当时奶奶屋里的北墙上贴了一幅《鹰踏兔》。老鹰抓兔子,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场景,民间有着“鹰踏兔,必定富”的说法,因此就成为了人们剪纸的素材,寓意美好。 圆如满月细如发丝,潍坊剪纸有特色 范云称,以前农村的窗户是木棂窗,窗花的线条要细、小,贴在窗户上才不会遮挡光线,这极考验剪纸人的水平。老一辈人经常做针线活,所以很多复杂的纹样都能剪得非常精细。 据考证,明洪武初年,大批移民迁入潍坊,其中有不少民间剪纸艺人,他们带来了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潍坊剪纸技法融江南剪纸之纤巧和江北剪纸之粗犷于一炉,在艺术上对立统一,富有韵律感;在表现形式上,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渐渐地,就形成了潍坊剪纸的特色:圆如满月,细如发丝。
剪个窗花辞旧迎新,红红火火过大年 国家级非遗“高密剪纸”项目传承人李金波说,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技艺,体现在年上就一句话——红红火火过大年。他在继承剪纸的传统理论、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夸张的手法将窗花做大,把吉祥、美好的寓意加入其中。 高密有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茂腔、扑灰年画、泥塑、剪纸,在李金波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扑灰年画的过渡色和剪纸的打毛色是一个道理,泥老虎的上色手法也借鉴了高密扑灰年画,茂腔的甩腔尾音从高音渐渐降低,也是运用过渡的手法,也许这就是高密人的审美习惯。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王翠(署名除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