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张翠花自幼跟随父亲学习 |
结缘怀师拳 坚守传承路 |
从2000年至今教授学员已有近万名 |
|
怀师拳是一项传统的武术拳种,源于少林派系,在寿光地区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今年43岁的张翠花自幼跟随父亲张胜元学习怀师拳,并立志将该拳种发扬光大。从2000年至今,她教授学员已有近万名,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演出,并建立了怀师拳电子档案库,让更多人了解怀师拳的价值。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 从小就像一个“假小子” 父亲选中她有意培养 2月24日,在寿光市文家街道张家河头村,张翠花一大早就来到了父亲张胜元创办的“怀师武校”以武会友,切磋武艺,享受怀师拳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一招一式间,动作干脆利落,习武之人的精气神令人羡慕。 在父亲眼中,张翠花从小就像一个“假小子”,活泼好动。张胜元眼见她比同龄人有勇有谋,是一个学习怀师拳的好苗子,因此在五名子女中仅挑选了她有意培养。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提高张翠花的身体素质,天不亮,张胜元就叫她起床跑步,每天10公里雷打不动。每次跑完,张翠花的腿都很难弯曲,曾多次想要放弃。张胜元看在眼里,尽管心疼,但仍鼓励女儿坚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胜元逐渐开始教她练习倒立、压腿、踢脚、下腰、前手翻……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张胜元总爱让这个女儿出来比试一番。看着这个小女孩耍得有模有样,客人们一致赞许。就这样,张翠花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指导中度过,也因如此,为她日后学习怀师拳打下了良好基础。 1994年,张胜元在寿光当地开了武馆,张翠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拳,不能给父亲丢脸。她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学员,跟随父亲认真练习基础功法和拳术套路、摔打擒拿术等。 张胜元眼见女儿身上具备吃苦耐劳、永不自满的良好品质,对她格外细心,每教一拳,都告诫她不忘初心、习武首重德。 习武练就了张翠花健康的体魄,武术精神也陶冶了她的性情。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张翠花渐渐懂得了怀师拳不仅历史悠久,具有健身、搏击的竞技价值,同时也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色彩。 改变传统的传承模式 建立怀师拳电子档案库 怀师拳作为一种传统拳,被定为国家传统武术重点挖掘拳种之一。张翠花在父亲的指导下,潜心学艺,磨炼成才。2000年,她正式接过了父亲的担子,走上了教授怀师拳的道路。 为让老一辈留下来的精粹不在自己手中失传,张翠花在传授过程中,多次带领学员参加公益演出,积极参加各部门组织的活动及大小武术比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怀师拳的社会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怀师拳的价值,积极参与学习,使怀师拳脱离了当初的传承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与怀师拳结缘的张翠花,和丈夫就是在学习训练中日久生情,并收获了一段美妙的爱情。 张翠花现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潍坊市武术协会会员、山东省一级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省段位考评员、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自2000年教授怀师拳至今,学员已有近万名。两个女儿受熏陶也开始学习,并获得不少奖项。 2020年,怀师拳入选潍坊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翠花深知自己责任重大。近年来,她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交流,通过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传承模式,并建立了怀师拳电子档案库,使怀师拳在我市的传承有序发展、生机勃勃。 “传承怀师拳可以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喜欢并练习这项非遗项目。”张翠花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