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社会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今日重磅
 
标题导航
“跑分”洗黑钱 八名“工具人”被一网打尽
又到一年“二月二” 超市里糖豆飘香
电动指甲刀“咬”住嘴唇 消防员紧急救援
2022年03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跑分”洗黑钱 八名“工具人”被一网打尽
团伙提供的银行卡被用于国内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资金流转
  八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家住昌邑的王某整日游手好闲,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提供银行卡就可以赚钱后十分心动。王某专门办了一张银行卡,还到福建参与“跑分”。昌邑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发现王某的落脚点,王某迫于压力主动投案自首。警方顺藤摸瓜,成功摧毁这一“跑分”犯罪团伙,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8名。记者3月1日获悉,8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听说能“躺赚”,立马来了兴致
前往福建做“任务”,挣了2000元

  今年43岁的王某一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1月初,他与朋友于某一起吃饭时,听说了一个挣钱的“好营生”。于某告诉他,只需要办理一张银行卡,然后提供银行卡、U盾等就可以赚钱。王某听到不用出任何力气就能“躺赚”,便立马来了兴致,详细询问了如何操作。
  按照于某的说法,王某先办理了一张银行卡。于某告诉他办完银行卡只是第一步,还需要一起去一趟福建,到了后只需要填写验证码、扫脸即可。听完后,王某意识到对方可能是用银行卡洗钱等,可想到能赚钱,便毫不犹豫答应了。
  1月中旬,于某与王某约定好了前往福建的时间。出发时,王某看到车上还有另外4个人,跟他去福建的“任务”都一样。到福建后,他们便直接来到了一处小宾馆,王某看到先是有人往他的卡上打了一笔钱,然后宾馆内的人要求他填写验证码、扫脸后将钱转到了另外一张卡上。对方表示会按照转账金额给他提成,王某心里暗自窃喜,感觉可以赚一大笔钱。
  等完成福建的“业务”后,王某等人又回到昌邑,对方给了王某2000元提成,并称剩下的钱以后再说。虽然钱不如一开始承诺得多,但王某觉得这样轻轻松松挣2000元也不错。
组织他人出租、买卖银行卡
涉案止付结算金额至少300万元

  根据公安部推送的断卡行动线索,昌邑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某的落脚点,王某迫于压力主动投案自首。经讯问,王某交代了昌邑于某介绍其出卖银行卡的违法犯罪事实。
  2月12日,民警在昌邑市都昌街道某小区内将犯罪嫌疑人于某抓获。经讯问,于某供出团伙其他成员刘某、张某等人。同日,民警立即行动,在都昌街道某小区内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经讯问,刘某供述了其介绍赵某等人出卖银行卡的违法犯罪事实。
  2月13日,民警乘胜追击,在寒亭区某宾馆内将张某康、杜某等人抓获。经讯问,确定了另一嫌疑人窦某,同日,民警在昌邑某村居内将窦某抓获。
  经查,2022年1月初以来,张某康、杜某为获取不法利益,明知出租、买卖银行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依然大肆组织他人出租、买卖,王某、于某、刘某、窦某等人相互介绍,买卖或出租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并获利,有的去福建“跑分”,有的在本地“跑分”。该团伙提供的银行卡被用于国内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资金流转,涉案止付结算金额至少300万元。
  民警提醒,“跑分”的本质是通过银行卡、电话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为网络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渠道,增加公安机关追查资金流向的难度。一些人容易被蝇头小利所诱惑主动提供银行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沦为“卡农”赚取佣金,更有人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服务,利用“卡农”提供的账号,为诈骗团伙“跑分”洗钱。这些“工具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落入法网接受法律的严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