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只此青绿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3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标题导航
“为子孙后代看好这片森林”
2022年03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子孙后代看好这片森林”
潘守春在孤山林场工作36年,植绿护绿初心不改



  昌乐县国有孤山林场看护站站长潘守春今年59岁,扎根万亩林场36年,坚持植绿护绿初心不改,为的就是让更多的荒山野岭变成绿树青山,变成造福后代的金山银山。近日,记者来到孤山林场,听潘守春讲述在林场的故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洪明
植绿 36年来累计植树达2万多棵
  记者见到潘守春时,他正带领管护员在林场巡逻。由于常年在户外工作,他脸色黝黑,身上穿着迷彩服,胳膊上佩戴“防火检查”袖标。
  1982年,潘守春从农校毕业,先在多个乡镇林果站工作4年,1986年6月调到昌乐县孤山林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植树造林运动刚结束,1万多亩的人工林场雏形显现,潘守春主要负责看护山林。
  孤山,横亘于昌乐县城东五公里处,主峰海拔266.2米。站在山顶,向西可以鸟瞰昌乐县城,向东可以遥望潍坊市区,12000余亩的国有孤山林场分布在连绵不断的22个大小山头上。“林场周边有38个村庄,看护主要是防范周边群众到山上砍树伐树,防止牲畜啃树。”潘守春说,护林员们日夜在山上巡逻,有时还要跟偷树贼斗智斗勇,经常有护林员被偷树贼砍伤。而且以前没修路,山上没有电,水需要到附近村庄挑。护林房也相当简陋,护林员的午饭多数是从家里捎来的,寒冬里经常就着雪水吃饭,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现在好多了。
  2001年至2015年的15年间,孤山林场一边组织员工看山护林,一边组织护林员植树造林,主要以雨季造林为主。“护林员们都是自己培植树苗,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种树,对比较高的山头,采用人海战术,30多个护林员排成一排,往上传递水等,栽一棵树相当不容易。”潘守春表示,最近几年林场以防火为主,还会对一些采石坑补绿,如今整个孤山已经全部绿化到位。36年中,潘守春个人累计植树2万多棵。“来孤山林场36年了,我们至少增加绿化植树面积3000多亩,我个人植树累计2万多棵。这片大森林是昌乐县城的心肺,是潍坊市区的后花园,近几年上山游客明显增多。”

护林 每年的年夜饭都在山上吃
  孤山林场自2016年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后,单位主要职责是护林防火。潘守春结合自己对孤山林场熟悉情况,编织了一道道防火屏障,包括在林场边界设置了隔离栏,防止外人随意进入;设立4个瞭望台,每个瞭望台24小时有人值守;设置6个进山防火检查站,扫防火码或登记,不准带火种进入;建设28个盛水50立方米的水池,确保消防用水等。为了把一件件措施落到实处,潘守春带头值班,定期抽查,每天走2万多步。从护林员、副场长、到看护站站长,他始终工作在一线,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和护林员一起在山上吃。
  “老潘天天在山林里转,没有官架子,他常嘱咐我们,护林防火既需要硬核装备设施,更需要管护人员的责任心。”一位管护队员告诉记者。
  2020年4月21日晚,接昌乐县防灭火指挥部通知,潘守春连夜组织30名防火专业队员,带队赴蓬莱增援森林灭火,成功扑灭石门口村西山三个山头余火,在主火场边沿抢抓时机打通20000平方米的防火隔离带,成功阻止大火进一步蔓延。4月25日上午,他们刚从蓬莱增援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接到增援黄岛森林灭火的紧急通知,他二话没说,带领20名防火队员赶赴现场,连续灭火3天,扑灭火线600余米,成功阻止两个山头火势向下蔓延,为森林灭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加了几次森林大火扑灭任务,看到上百年的松柏化为灰烬极为痛心。孤山上的侧柏很多,是易燃树种,我一定要为子孙后代看管好这片森林。看到石坑上我们栽的树都成为亮丽的风景,虽然在这山岭里吃苦受累半辈子,也值啦。”采访结束的时候,潘守春说出了心里话。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