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薛静 近日,微信“关怀模式”上线“听文字消息”功能。在开启该模式下,点击聊天中的文字消息就能以语音播放该消息。目前该功能已支持安卓和iOS系统,用户只需更新到最新版本就能使用。微信可“听文字消息”很快冲上热搜,也引来不少网友感叹:老早就想要这个功能,回去就给长辈试试。 (据封面新闻) 升级最新的微信版本,“关怀模式”进一步优化,只要点击聊天记录的文字消息,就能自动转换成语音播放。这对于部分不方便看文字的用户群体尤其是老年群体而言,称得上是一个特别实用的功能。 科技更新日新月异,可有很多老年人却被留在了原地。为了让老年人共享科技红利,享受更加便捷、贴心的智能服务,去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推动视频、购物、聊天、打车、新闻等常用手机APP进行适老化改造。但一年来,APP适老化改造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还停留在改大字体的表面化改造,并没有深入研究老年群体使用习惯。甚至一些APP还存在广告多、弹窗关不掉等问题,反而增加了老年人额外的学习成本。 据腾讯公布的2021年全年财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12.68亿,同比增长3.5%,在国内APP市场是一骑绝尘的存在。微信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具有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发社会面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科技公司。此次“关怀模式”增加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风向标,有助于推动适老化改造的功能完善。 科技已经成为一种革命力量,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不竭动力,极大造福了人类。科技创新很重要,但科技的人文关怀同样重要。科技向善,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实现这一理想,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适老化改造即是“有所为”的一种,从创新盈利和社会贡献之间找到平衡点,努力实现科技与人文关怀的良性循环,科技才更有温度,也更有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