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郑小菲)“大棚火龙果的花期在4月底5月初,自然授粉坐果,6月份就能上市,管理起来相对轻松,平时只需要我一个人在大棚里忙活就行。”4月27日,记者走进寿光市圣城街道田家村李秀芹家的火龙果大棚,这个100米的大棚里全部种满了火龙果。 李秀芹告诉记者,第一次见火龙果是在菜博会上,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后,2017年,李秀芹的丈夫左玉亮到海南考察了火龙果苗,2018年开始全面种植。 “第一次种植火龙果时,我们基本是‘放养’,完全是在摸索中学习管理经验。”李秀芹口中的“放养”,其实就是不借助高肥的粗放式管理,让火龙果的品种特性自然“释放”,进而与其他品种形成对比,便于后期培植、管理。“我们种植的这个品种有抗旱、耐高温、熟果期长等特点,全程自然授粉、无公害管理,与种植黄瓜等大棚蔬菜相比,减轻了很大劳动量”。 据李秀芹介绍,这几年火龙果年年丰收,给自家幸福生活又添了“一把火”,而且,火龙果长出花能卖花、长出果能卖果,火龙果每公斤最高时卖到了20元。 如今在寿光,不仅有农业基地种植火龙果等“南果”或出售果苗,还有很多像李秀芹这样的菜农也转行发展“南果”种植、采摘,他们利用温室反季节种植的技术优势,不断探索、尝试,通过“南果北种”发起了“南果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