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杜洪业练习太极拳四十余年 获评“太极拳名师”“潍坊武术名家” |
“拳”心“拳”意推广太极 |
|
|
虽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说话声音洪亮,步伐矫健有力,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身穿练功服的老人已经77岁。他就是杜洪业,自幼痴迷武术,练习太极拳40余年,在各类武术比赛展演中获奖无数,如今致力于推广普及太极拳。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东升 练太极拳后身体强健起来 杜洪业1945年生于潍县东关安丘巷,小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十分崇拜书中那些扬善除恶的大侠,他从小就有一股子“侠客情结”。在父亲熏陶下,杜洪业10岁开始接触武术,先后跟随颜景章、于光庆老师学习弹腿、八极拳、少林拳、青萍剑、狄青功等,打下了良好的武术根基。 后来杜洪业患上坐骨神经痛,严重时连走路都成问题,更不用提练武了。197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杜洪业看到有人在练习太极拳,被太极拳的轻柔吸引住了。 杜洪业先跟随于世华老师学习杨氏、陈氏太极拳,后又学习了国家普及套路、传统套路以及1至6段位竞赛套路太极拳、剑等。杜洪业说,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慢慢练习久了,身体也开始强健起来。 40多年来,杜洪业每天坚持练习,从未间断。在杜洪业家中,记者看到了他珍藏的各种奖杯、奖牌。杜洪业2012年被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授予“太极拳名师”称号,2017年被潍坊市武术协会评为“潍坊武术名家”,2020年被潍坊市武术协会授予“潍坊太极拳发展二十年功勋人物”称号。 推广普及太极拳不遗余力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杜洪业系统掌握了多套太极拳的套路、器械、推手等技法,技艺越来越精湛,行拳走架皆中规中矩,招法轻灵自如。 如今,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天,每天清晨傍晚,在市风筝广场或烈士陵园广场等地,总能看到有三五成群的武术爱好者,合着音乐练习太极拳、各种器械,他们的指导老师就是杜洪业。杜洪业这一教就是二十多年。 “现在天气暖和了,我和学生们每天清早5时就会来到烈士陵园广场上练拳,这里大约有30名学生。”杜洪业说,他没有招收徒弟的标准,只要有人愿意跟着学习就上门说一声,他都会细心教导,亲授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 “太极拳奥妙无穷,我不但喜欢练习还愿意研究,也乐意教习更多需要的人。”如今已经是潍坊市一级武术教练员、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的杜洪业,除了常年教授学习太极拳的学生,还积极参加体育部门组织的各类武术推广普及活动,多年来累计在太极拳普及授课上教授学员2000余人次。 “学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束如何能学艺!”杜洪业一再强调,学习太极拳的人不可有陋习,学拳要注重品德修养,他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学习太极拳,能从中悟到做人处事的真谛。 近几年,太极拳作为一项群众性健身项目,在我市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和提高,向规范化发展,逐渐拥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太极拳活动骨干队伍,成为推动太极拳运动的中坚力量。杜洪业带领的洪业太极拳晨练队伍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我市的群众性太极拳健身活动越来越丰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