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都市新闻
 
标题导航
地级市传播指数百强榜潍坊位列第九
2.1%! 4月份CPI同比涨幅创5个月来新高
自砸“饭碗”眼光太浅
山东支持潍坊等市建设 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试点
2022年全省工友创业大赛 我市参赛项目荣获特等奖
7月起提高计划生育家庭 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准
2022年05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砸“饭碗”眼光太浅



□本报评论员 邵光耀
  还有20多天,夏小麦即将成熟。但近日,网上却流传许多收割小麦青苗、一亩青贮小麦能卖1500元的视频。“收割青小麦转饲料”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有人认为,提前收割小麦的现象将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影响中国居民“饭碗”。也有人表示,农民买卖粮食具有自主权,只要收益高,农民想怎么卖就怎么卖。
            (据中新社)
  受去年秋汛影响,小麦生产经历了抗秋汛、促弱苗、防病虫等多个关口,迎来大好的丰收形势实属不易。当前小麦已进入灌浆期,正是增粒重保产量的关键期。在这个再有20多天就将迎来丰收喜悦的重要时节,毁麦行为显得如此暴殄天物、令人心疼。
  尽管大部分网民对毁麦行为表示了谴责和担忧,但仍有部分声音对“小麦青贮增加农民收入”等观点予以认同。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生产与其他生产活动有着本质区别,不能以市场价值来衡量。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小麦是我国重要口粮品种,保障小麦收获对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所以对毁麦行为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放任不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萦绕于心、念兹在兹、始终牵挂的大事,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三农”工作必须守牢的“两条底线”之一。针对毁麦情况,农业农村部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我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里要装中国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有饭吃”才能稳得住。相关部门要坚决严厉打击毁坏粮食的行为,保护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抓好收获前的麦田科学管理,做好麦收各项准备工作,齐心端稳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