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全国助残日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给残疾人的关爱要落在细处实处
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互联网平台即将上线
“因城施策”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2022年05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残疾人的关爱要落在细处实处



□本报评论员 宋玉璐

  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我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助残日主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着重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实践活动,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本报今日03版)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口数量达85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残疾老龄化和老龄残疾化现象更加明显。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是城市发展的一大课题。
  《潍坊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潍坊将实现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残疾人基础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
  今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反映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程度。促进残疾人就业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共建,多方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拓宽就业渠道,让残疾人就业无忧。
  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既要促就业,又要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无障碍设施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细密微小但不可或缺,能为残障群体带去出行便利。比如畅通盲道、消除路面隐患;门口台阶增设坡道;提高公交站台高度,方便上下车……从细处着手,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公共无障碍设施,是鼓励残疾人独立出行、保障残疾人有尊严地出行的重要举措,也是为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铺平道路。
  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要求城市中不仅要有“有形”的设施,还要有“无声”的保护。给予残疾人“润物细无声”的关爱,首先,要有更完善、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维护残障群体的权益。其次,利用好“助残日”等契机,长期开展助残宣传活动,引导公民意识觉醒,多关注、关爱身边的残疾人。
  建设一座讲文明、有温度的城市,要让所有群体都能生活得幸福、舒适。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现代化迈进,高质量满足残疾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势必会让我们城市的明天更加美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