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加大力度排查和整治雨污混接点 |
“机器人”下井 最长可探120米 |
|
|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5月18日,记者了解到,最近各区均加大了对雨污混接点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利用管道视频机器人、管网清淤疏通车、潜望镜等先进设备,开展雨污混排普查整治,防止河道污染。 当天,记者在玄武西街与友爱路交叉口附近看到,潍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利用管道视频机器人开展雨污混排普查。管道视频机器人外表像一辆小车,底部有轮,车头有摄像头,车身上有“探照灯”,车尾有一根长线,连接在特制的“主机”上,“主机”上有显示器,可以对机器人进行操控并观察其探测回来的实时图像。 管道视频机器人的主要作用就是核查雨污水管网,由于井内沼气等有害气体太浓,人无法下井。机器人入井后,在操控下,能实现行走、拍照、录像等,并实时将拍摄的信息传回、记录。管道视频机器人探测长度最长可达120米,能清晰地看到地下管道内的情景,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处罚。 当天,在健康东街与金马路交叉口以南,高新区城市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使用高清无线管道潜望镜排查雨水井,可以多角度探测地下管道内的情况,探明是否存在雨污混排。 据了解,雨污混接点综合整治是黑臭水体治理的一项重点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时常存在雨水污水管道混接错接现象,导致污水混入雨水管道,随雨水进入河道。此外,像露天洗车、烧烤大排档、餐饮饭店等,都是雨污混接的高发点。这些混接点非常隐蔽,取证和排查难度大,但危害不小。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整改,污水长期混入雨水管道中,轻则导致管道堵塞,汛期易发生积水等隐患,重则导致下游河道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高新区也持续加大对道路雨污混接点的整治,对排查出的雨污混接点,列出时间表及时整治,有力保护了下游的生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