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美好的季节,高考学子们进入备战高考的最后冲刺复习阶段。今年高考,各学科试题将有哪些新变化?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才能事半功倍?在高考考场上,该注意哪些事项?即日起,本报推出“冲刺2022高考·名师指导”专栏。我们将陆续邀请市区部分高中学校的教师,结合各学科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指导考生备考。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春梅 数学 潍坊一中 刘丽娟 数学考前要冷静、细心,审题要慢一点,坚定信心成就好成绩。首先注重填空题的答案规范,在考练中不能姑息这种错误;注重基础的落实,基本的公式、定理、性质应用要熟练;加强函数性质答题思路的分析和总结;排列与组合问题先选后排,特殊情况注意前提条件;立体几何问题注意平面化,过好四关:建系关、写坐标关、求法向量关、公式关;三角函数要统一角统一名,更要注意和函数的联系,正余弦应用注意定理推导的原理;导数中极值点、恒成立等问题思路要清晰,定义域、导数公式求对是前提,变形是关键。其次,数学运算是基础,是基本能力的体现,没有运算就没有数学的高分,计算过程要多多展示算法和算理,更要注意常规方法的应用,夯实基础,真正做到保分。赠送同学们几句话: 数学高考别紧张,先易后难是良方, 认真审题不马虎,条件结论细思量; 特值特例解抽象,数形结合不能忘, 新题难题需转化,正难则反换位想。 细心计算不跳步,及时检查不白忙, 能写就写不留白,分步得分“粒归仓”; 规范表述不潦草,谬误漏洞需提防, 沉着冷静出智慧,稳扎稳打创辉煌。
地理 潍坊中学 国涛 夏季高考日益临近,十二年磨砺,一朝亮剑。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三点建议与莘莘学子分享。 求稳:规律刷题,深度解题。考试前进行规律性刷题,建议每天二至三组选择题、两个综合题。持之以恒,方可保持清晰解题思路和良好做题手感。同时,做到深度解题,如题目解答错误,错因是什么、正确答案的出处……将此类信息在题目旁边做好笔记。在错误和失败中不断复盘,才是成功和进步的关键。 求实:策略分析,应对难题。在最后复习阶段,应注重基础性题目,对特别难的题目少一些纠结。其实,多数难题主要是在案例选取上体现了更多的鲜活和生动性,究其根本,依然能回扣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做题时琢磨切入点,方可有所斩获。 求准:精准模拟,巧做试题。高考前的刷题或考试中,对高考解题场景进行模拟。首先,合理安排时间,做到选择题每题平均用时2分钟,综合题每大题平均用时15分钟。其次,慢审题、快答题。陌生材料研读2-3遍,领悟要义;关注图例和材料中带括号的注解,并将其用到答案的构建中。再者,答案组织注重条理性,体现逻辑思维,关键用词务必规范准确,杜绝照抄材料。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祝愿每一位考生剑锋指处,所向披靡。 英语 潍坊四中 张冬 考生考前应具备的心态,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我都准备好了!我有很多优势!自己觉得难,别人也肯定不觉得容易! 考前各种难题都做过了,高考绝对不比平时更难! 英语答题时间分配。时间就是分数,合理安排好答题时间是稳定考生心态,取得高分的关键。一般平时训练分配:五篇阅读(包括七选五)35分钟,完形填空10分钟,语法填空8分钟,应用文15分钟,读后续写25分钟。此外,每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匀出5分钟左右填涂答题卡和检查答题情况的时间。 英语答题注意事项及解题技巧。坚持原有的做题模式,做阅读理解时先看文章再做题,还是先看题再读文章,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高考时尽量不要临时改变自己一贯熟悉的做法。关注文章的体裁结构,熟悉不同文章的体裁结构有助于快速解题。应用文,建议先看题找出关键词,然后再定位到原文;记叙文,通常人不离事,事不离人,写人的文章事情是重点,记事的文章人物是关键;说明文会先提出某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最新研究结果,下文主要根据该现象或结果进行说明和解释;议论文一般提出一个新观点,甚至多个相冲突的观点,下文针对相关观点的合理性及原因展开讨论。把握好做题的节奏,做阅读时要先浏览全文,掌握大意,再细读全文,比较选项。相信做题的第一感觉,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次的答案,同时要善于联想,这个题目往往会给那个题目提供线索,阅读文章中的句子,也会给书面表达灵感。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够在考场上超常发挥,考上自己的理想学校!
化学 潍坊一中 陈汝红 时值五月,高考将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该如何备考,才能跑好12年寒窗苦读的最后一程呢?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怀着对同学们的深深祝福特别叮咛几句。 回扣基础,强化记忆。高考试题仍然是以学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为主,以往的一些热点的主干知识应高度重视。认真阅读课本,对高中化学基础知识、重点实验、核心内容再回顾再记忆。如课本中实验的基本要求、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物性质等高频记忆类考点等。记住:基础知识记忆的越准确越熟练,解题的正确率就越高。 回看错题,梳理重点。回看多次考练集结的错题,按题型、所属知识块、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等进行分类梳理,熟悉常见题型的考查要点,答题要点。如:无机化工流程题注意事项、物质结构常见晶胞结构、原理题的焓变及平衡常数计算方法、有机合成题的前挂后连分析法等。记住:错题重看、错题重思就等于给自己加分。 认真审题,规范答题。新高考特别强调对考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挖掘及整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所以审题到位是关键。发卷到答题5分钟时间统览全篇,确定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过程细心审题,边读边圈画,统揽所有信息条件,充分运用题干提示,挖掘隐含信息,明确答题要求,认真书写、规范作答。记住:向审题要分,向规范要分,少失分就是多得分。 最后,祝同学们考出理想的成绩,如愿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政治 潍坊七中 刘雪惠 又是一年高考季,高考是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应试技巧的考验。花若芬芳,蝴蝶自来,高考临近,以锦囊相送,助君自信从容地应对挑战。 合理用时,统筹安排。树立全局观念,有舍有得。选择题按序作答,若遇难题暂无思路,可先按第一印象选。涂卡时间建议安排在选择题做完后,既不要做一涂一,也不要留待最后收卷前,以免紧张慌乱。非选择题看分用时,该绕道时就绕道,于放手处必有得,将精力放在能得分和多得分的题目上,做到分分必争,颗粒归仓。 认真审题,科学应考。揣摩考查意图,慢审快答。选择题先审题干要求再读材料和题肢,以提高解题效率;要仔细读题,切不可粗枝大叶,遗漏重要信息;解答时可直选、可排除也可用代入法。非选择题先审设问理清知识范围、明确题型分值,再审材料理顺逻辑关系,把握主旨并分层提取关键信息,在有效解读材料的基础上精准组织答案。 规范作答,力求高效。规范内容形式,要点明晰。内容要规范,坚持运用学科理论(含时政术语)分析材料,建议先理论后材料,先主干后其他;避免一味堆砌理论和简单罗列材料。形式要规范,字号大小适中,间距安排合理,切勿超出答题区域;坚持答题要点层次化、序号化、逻辑化。 心态沉稳,从容应考。坚持自信从容,沉着冷静。调控好情绪,进行积极心理暗示,重视发挥第一感和第六感的正向作用。提醒自己考前已做好了充足准备,无论是学科知识、热点素材、模拟拉练还是题型技巧。考场上唯有自信才会沉稳,只有心态沉稳才能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 语文 潍坊中学 章娟 距离高考还有十几天,不少同学感到“木已成舟”,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复习似乎无所作为。然而根据以往经验,这段时间若能统筹安排,做到紧张有序,实际上是大有可为的。 首先,回归课本。课本重点篇目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见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课下注释等,应再次复习回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不可放松,有计划地每天背诵高考指定篇目,在理解每一篇背诵古诗文情感思想的基础上,联系题目语境作答,务必落实到纸面上,切不可因忽视课本而导致应得分数尽失。 其次,梳理专题。在坚持必要的考练以保持做题的“手感”的同时,应静心把语文高考的各个专题再次梳理一遍。做过的所有题目按照专题的形式整理回顾,既要关注各地高质量的模拟题,更要关注近五年的各地高考题,做到熟练掌握文本阅读方法,透彻理解各类题目及答题思路。 再次,重视“建模”。梳理与考点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汇总巩固,在二轮复习的基础上构建更加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模型。将知识体系与专题复习结合,与具体的考题结合,能随时调取相关知识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以出题人的视角审视命题出发点和答案内容,在诸多题目中发现答题规律,形成思维模式。 最后,关注作文。坚持做好审题立意、拟题训练,确保高考不偏离材料;熟练掌握2至3种常见作文结构,考场方能应付裕如;坚持素材的积累与应用,将素材按照不同类别、领域加以区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