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文潍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人文潍坊

第02版
人文潍坊

第03版
人文潍坊
 
标题导航
推出建党二十周年特刊
2022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出建党二十周年特刊
  《群众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特刊



  194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中央明确指示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群众报》刊发了李植庭手写的贺词。
李植庭手书贺词 刊于头版上半版
  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撰写的《论持久战》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共领导人第一次明确提出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日来纪念。1941年6月30日,中央书记处发布《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从中央层面首次明确把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来纪念:“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
  根据中共中央的这一指示,1941年7月1日,第171期《群众报》推出四个版面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左侧报眼刊载了中共清河区群委会书记刘群署名的贺词“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斗争的旗帜,人民的希望。”版面文字及标题均为竖排右起。一版最右侧上下贯通的通栏标题《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下面半个版刊发了《解放日报》社论《为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而斗争》,上面半版刊发了李植庭手书的贺词:“你是消灭帝国主义的利器,解除民众痛苦的良方;你是民族解放的灯塔,世界和平的曙光。你有二十年来革命斗争的经验,你有雄伟无比的不可摧毁的力量。领导群众发动武装。为实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为争取中华民族与无产阶级的解放!恭祝你身体健壮,万寿无疆。”
  李植庭何许人也,《群众报》刊发他写的贺词?李植庭,寿光民主人士、清河区国民参议会议长。1940年12月23日,《群众报》以《抗战老人》为题,介绍他的革命事迹,称其为“抗战的老英雄”,说他“颜白发,激慷概”“忠于民族气节,不怕任何困难,为大众利益肯牺牲一切,值得我们模仿与学习”。由于李植庭在清河区有很高的威信,所以这篇报道促进了民众对抗日民主政府的拥护,他手写的贺词刊发在纪念特刊上也是影响力使然。
  194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1周年纪念日,李植庭满怀深情,在《群众报》上奋笔题词:“21年来,你无日不在为反帝反封建而努力斗争!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已成为团结各阶层人民的核心,在破晓前的黑暗里,犹如一座光明的灯塔,照着干百万人,走上自由解放之路!”赞颂中国共产党,歌颂报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作用。
群众舍命保护报社地下印刷厂
  1941年4月27日上午,驻防寿光辛家庄楼子的日伪军100多人包围了“围子里”(青州市高柳镇许王、史家、红星三村的统称),先后烧毁许王、史家村的房屋50余户,整个村庄弥漫着恐怖气息。看到敌人来了,村里大部分人跑出村,敌人挨家挨户搜,把没来得及跑的老人、孩子集中在大街上。
  敌人从16岁的史家村姊妹团团长史凤英口袋里搜到一个铅笔头,怀疑她是女八路干部,让她说出报社藏在哪里,史凤英称不知道。敌人一顿耳光打得她满脸紫青,口吐鲜血,她还是“不知道”。敌人气急败坏,凶相毕露,用皮鞭抽打她,把她和李光远的母亲关进村民、自卫团青年史成学家的小西屋。李光远的母亲奋力逃脱。敌人兽性大发,将史凤英奸污。史成学忍无可忍,怒不可遏拔出红缨枪,愤怒地向日本军官刺去,结果被连捅三刀倒在血泊中。日伪军放火烧屋,史凤英被活活烧死。
  1941年9月的一天,日伪军再次包围“围子里”。此时,寿五区区公所和县公安局的同志正在许王村李锡吉家开会,听到枪响紧急转移。李锡吉的母亲正在收拾同志们坐的凳子,被敌人抓住。敌人威胁说:“你这八路老婆子,今天不说出报社藏在哪,就让你见阎王。”敌人连拖带拽把她带到大街上,捆绑起来,把未能及时逃出村的群众赶到一起,威逼利诱他们说出报社地址。
  敌人一个个反复拷打审问,大家都说“不知道”。紧接着又是一阵毒打,换来的还是一句“不知道”。为了杀一儆百,敌人先用刺刀捅死了60多岁的李大娘,又分开审问,还是一无所获。敌人再下毒手,刺死李锡诚、李东甫、史宗仁、李相贤、李洪喜,李东甫的女婿被连刺三四刀,没刺中要害部位死里逃生。
  敌人折腾一天也没找到印刷厂,傍晚又强行逼迫赵绪芹老人下到枯井内查看。老人下去看到的正是印刷厂的洞口,好几个工人还躲藏在地洞里面,老人手势示意他们不要出声,然后故意向井口的日伪军大声喊道:“这下面啥也没有,不信,你们下来看看!”敌人信以为真就没再追查下去,撤回据点。老人的机智勇敢使印刷厂成功躲过一劫。
  为了保护报社印刷厂,“围子里”先后有8人遇难,分别是史凤英、史成学、李辛氏、李锡诚、李东甫、李相贤、李洪喜、史宗仁。为了记住日伪军的残酷暴行,纪念为保护地下印刷厂而惨遭杀害的亲人,人们将这两天称为“围子里印刷厂惨案”。
◎相关链接
抗战时期的其他报纸
  《益都新闻》由国民党益都县党部主办,1933年4月由另一报更名创刊,1934年2月停刊。《鲁东日报》创刊于1935年5月,社址在潍县坝崖大街。报头为于右任所题。《鲁东公记报》由昌邑县陈公增主办,1936年创刊。《时事简报》,1937年7月下旬由国民党诸城县党部第四科创办。
  1937年8月,国共两党以抗敌后援委员会名义创办《大众报》,主要负责人为中共党员张文通。该报陆续刊登《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等文章,及时报道各地“民先”“学联”等抗日救亡组织的活动情况,为发动全民抗战起了推动作用。当年年底停刊。
  1938年春,国民党昌邑县王尚志部委派其宣传科科长韩志文筹办报纸,定名《情报》,于5月中旬出版,内容以刊登各战场的战事为主。1938年八九月间改名为《政报》,日本投降后去高密继续出刊,1945年10月停刊。《民声日报》是国民党山东第14区(驻寿光)所创办的报纸,1938年6月创刊。
  昌乐县的《抗敌情报》《昌乐日报》《抗战新闻》《简报》《和平日报》《鲁报》,是同宗报纸在不同时期的报名,在昌乐出至约1700期(刊期与以前各报接续排列),于1946年11月迁至济南。
  《二纵青年》由三民主义青年团山东支团鲁苏战区游击第二纵队分团部筹备处青年周刊社主编,持积极抗战态度。1940年3月12日在安丘创刊,1941年停刊。1943年2月1日,《二纵青年》与二纵政治部发行的《抗战旬刊》合并,改出《挺进》(半月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