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我市庆祝“六一”儿童节暨《红领巾报》创刊30周年文艺演出活动中,一对母子的情感分享——两代人与《红领巾报》的情缘,引起在场嘉宾、家长和同学们的共鸣,并获得了阵阵掌声。讲述人卞聪聪,20年前是《红领巾报》的一名小读者、小作者。如今,她的儿子张泽恩,也成为了《红领巾报》的小读者。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韩风年 20年前母亲曾是忠实的小读者 20年前,卞聪聪是潍坊棉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三年级的小学生。她课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阅读每期《红领巾报》成为她的“必修课”。卞聪聪说,当时的《红领巾报》,同学们人手一份,每期都盼着早点出版。只要报纸来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其中的科技、动物、自然、军事等方面的文章,让同学们沉浸其中,一周能读好几遍,依旧乐此不疲。 卞聪聪认为,《红领巾报》作为学生的启蒙平台,像一颗启明星一样陪伴着自己。她的一篇作文,曾经发表在《红领巾报》上,当时,拿着油墨香的报纸满满的自豪和骄傲,吸引了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老师还把作文当范文进行了朗读。就是这一颗小小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卞聪聪的心里,并激励她不断前行。 如今儿子延续情缘也成小读者 如今,曾经的小读者卞聪聪成为了《红领巾报》的家长志愿者,她10岁的儿子张泽恩,也成为了《红领巾报》的小记者。卞聪聪说,当她成为家长志愿者的那一刻,热泪盈眶、感慨万千。家长志愿者的身份是《红领巾报》给的,这种情意是儿时种下的种子,在她的内心已长成了万亩良田。 卞聪聪告诉记者,儿子现在成为《红领巾报》的小读者,自己感到非常欣慰。一份《红领巾报》,是孩子梦想的开始,里面的《作文荟》《科学探索》等栏目,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为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儿子喜欢作文,喜欢探索,喜欢思考,这都是《红领巾报》带来的可喜变化。“我们一家两代人对《红领巾报》情有独钟,愿我们与《红领巾报》的缘分更加深厚。”卞聪聪深情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