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外活动 防暑降温别忽视 |
上月我市出现多例中暑患者,市疾控中心支招预防 |
|
6月1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从5月份开始出现中暑患者,半月时间便有12件中暑报警,多数为中老年人。对此,医生提醒,入夏后气温越来越高,市民到户外活动时应做好防暑措施,以免中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半月时间接到12件中暑报警 63岁的秦女士患糖尿病约两年了,而且一直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秦女士带着外孙女到广场游玩,忘记带家门钥匙。由于家中无人开门,当天中午她只好带着外孙女在外面的饭店吃饭。当时饭店没有开空调,环境闷热,让她非常不适。 “当时天气较热,我穿的衣服又多,加之上午照看外孙女喝水比较少。中午吃完饭后,我感觉头晕、头痛、恶心,全身无力。”秦女士说,一开始她以为是高血压的症状,到了下午3时许症状越来越重。之后,她前往医院就医,经诊断为中暑。经过治疗后,秦女士已无大碍。 “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中暑,所幸去医院及时。”秦女士后怕地说,医生告诉她,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一旦中暑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无独有偶,59岁的赵女士最近同样出现过中暑的症状,服药治疗后情况得到缓解。 6月1日,记者从市120指挥中心获悉,我市从5月开始出现中暑患者,从5月14日至5月30日,约半月时间就有12件中暑的报警,多数为中老年人。 相关部门给出防中暑六招 对此,阳光融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立忠告诉记者,随着夏季来临,市民在烈日、高温下运动易出现中暑症状,到了七八月份中暑患者会渐渐增多。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即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中暑,老、幼、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的特殊人群更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应加强看护。 记者从潍坊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在炎热的季节,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中暑。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一是大量饮水。出汗多时,应少量多次地每小时喝2~4杯凉开水(500~1000ml),并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二是注意饮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三是高温天气里应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采取佩戴遮阳帽等防晒措施。四是对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在高温天气里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的人给予照顾与关注。五是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六是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停放的车里。 相关新闻 我市发布干热风预警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瑗)6月1日,潍坊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干热风预警:预计6月2日—3日,我市天气以晴热为主,全市将出现36℃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38℃—39℃,风速在3米/秒以上,相对湿度较小,全市小麦有遭受轻到中度干热风灾害的风险。 干热风将使小麦蒸腾加剧,叶片光合作用下降,茎叶枯萎,导致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造成小麦提早枯熟。农业专家们建议对于绿叶面积较大的地块,抓紧时间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对干热风的抗性。对于土壤墒情差的麦田,可通过微喷、滴灌等方式调节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