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父亲的影响,我十分热爱农业。”6月14日,在高密市大牟家镇刘莉家庭农场的麦田里,负责人刘莉对记者说,“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站积累的经验在田间地头‘对症下药’,为村民作技术指导,这让我觉得农业世界里有这么多奥秘,渐渐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 返乡创办家庭农场,把创新用到田间地头 刘莉1989年出生于高密市大牟家镇,2010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她怀着对土地的赤诚回到家乡,创办家庭农场。在创业初期,刘莉虽然处处碰壁,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又重新燃起了创业的信心,她发挥农学专业优势,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尝试引进新品种,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等粮油作物不断提升改进技术。 2014年至2017年,高密市连年干旱,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走低。外出考察学习中,刘莉因地制宜、大胆投资,果断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新技术,并将其引进到大田种植中。这一技术不但节约水源,还大大减少了化肥的用量,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在刘莉的带动下,周边农户开始逐步接纳水肥一体化新技术。 自农场创办之初,刘莉就确立了“吃苦耐劳+科技支撑”的创业思路。近年来,刘莉紧盯前沿农业科学种植技术,一边忙种地一边跑院所,先后与山东农业科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农业科学院等建立联系,就小麦良种繁育、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区建设、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合作,并聘请专家教授和科技推广员对农场进行规划和农业技术知识宣传。 为延伸农产品链条,深挖增收潜力,刘莉不断开创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从2020年开始,黑小麦、高筋小麦、黑花生、高油酸花生等品种全部实现深加工,同时,刘莉又先后注册了刘莉家庭农场、刘莉家、黑花妹、大牟家良田等多个商标,不断提升农场对外形象和产品对外影响力。 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积极回馈社会 在农场不断壮大的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刘莉不忘初心,积极回馈社会,热心公益。2014年刘莉创办了农业科技大学堂,聘请农业专家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累计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指导36个农户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直接带动周边1万余户亩均增收500元以上,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刘莉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还资助了当地的6个贫困户和3个贫困学生,并积极参加希望小屋、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刘莉积极捐资捐物,主动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到小区、公园等重要场所讲解防疫知识、发放口罩;刘莉平时还会利用周六周日走进敬老院与老人谈心、为老人打扫卫生,成为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 截至目前,刘莉的农场种植规模已从最初的38亩扩展为5600亩,并发展为“山东省家庭示范农场”,为120多名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谈及未来,刘莉说:“我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困难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共同富裕,做一个有担当的新兴职业农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