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斑斓夜
 
标题导航
因地制宜 盐碱地上草药飘香
安丘网红夜市走进民俗村
高密助力大学生返乡实践
幸运升级!“选六五胆全拖” 助潍坊彩友揽获奖金76800元!
2022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地制宜 盐碱地上草药飘香
昌邑高家村发展中草药种植,开启乡村振兴路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今年春天天旱,缺了不少苗,最近几天就得忙着补苗。”尽管刚刚下了一场雨,解了一时之旱,但对昌邑市下营镇高家村村支书纪丛建来说,还得抓紧考虑地里的苗情。6月15日,记者在大田里见到纪丛建时,他正在察看丹参苗的生长情况。
  “今年种了丹参、连翘、白术、菊花等,有1000多亩地。”纪丛建介绍,村里的农田盐碱成分高,种植传统农作物产量极低。从2018年起,高家村成立了新时代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纪丛建同时干起了合作社的理事长,把村里部分土地集中流转后,搞起了适合盐碱地的中草药种植。“去年丹参亩产3000多斤,一斤2.2元,去掉人工和成本,一亩地的收益能有三四千元。”纪丛建说。
  随着中草药种植渐有起色,不少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在合作社干活。为了保障村民流转土地的收益,合作社每亩地给村民500元的保底收入,让村民吃了定心丸。
  “流转了家里的土地,我们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每年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村民卢粉梅说。合作社里的农活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季节性用工,种收两季经常能有七八十人在合作社干活,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土地的收益增值。
  说起中草药种植,纪丛建可吃了不少苦头。他坦言,由于技术不到位,开始中草药产量不高,合作社去年才算是扭亏为盈。为了提高种植技术,纪丛建近日对接了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就中草药增产和重茬等技术进行指导、合作。
  种植技术解决了,还有一个难题是灌溉水源的问题,由于当地没有合适的水源,这几年纪丛建经常用自来水浇地,成本很高。最近,他通过下营镇政府对接了相关部门,想开启引水工程,把附近胶莱河的水引入种植基地,解决灌溉水源的问题。
  问题都解决了,纪丛建有了更大的规划,“这周边还有2000多亩地,计划再流转过来,扩大种植规模,加快推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