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心悦诚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今日重磅
 
标题导航
琴声穿透天涯沦落人
荒漠中的希望
读书 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2年06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 遇见更好的自己



  □肖淑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上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从小就喜欢读书。犹记得,小时候走亲戚,我最爱去二姑家,不仅是因为二姑做饭好吃,更因为喜欢姑父书橱里那些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真理。因为对书籍感兴趣,我就想方设法地搜集书籍来阅读。还在我小学四年级时,便从姑父家借了《红楼梦》来读。除了才情高逸人品脱俗的林黛玉和宝黛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书中大量的诗词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里,林黛玉《咏白海棠》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用“梨蕊”和“梅花”,再加上两个动词“偷”和“借”,来描述白海棠的颜色和风韵,真是活泼可爱又风流别致;《咏菊》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潇湘妃子才压群芳,魁夺菊花诗,一位翩翩女诗仙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写出自己的诗词?一颗文学的种子不经意间埋在了我的心田。
  年岁渐长后,《红楼梦》也越读越爱,我像香菱一样“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也拜了林黛玉为师,潜心学习作诗,有了想拿起笔来写诗的冲动。
  有一年春天,我去丹河边踏青,看到绿柳如烟,海棠妩媚,一池春水波光潋滟,可爱的少女正在岸边广场上放飞一只蝴蝶风筝,微风拂过,传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此情此景令人赏心悦目,于是写下一首小诗《春日小景》来纪念这个春天:春日踏青丹水边,佳人正忙放纸鸢。回眸一笑花无色,娇嗔柳絮迷人眼。
  后来,我把这首《春日小景》拿给一位老师看。老师说:“这首小诗,充其量只算一首打油诗,要想写出格律严谨的诗词,还得多读书,多学习,多写多练。”
  由此,我才知道自己写的仅仅是一首打油诗,与传统的诗,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于是我拿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写习作。女儿读大学第一年的中秋节是在学校过的,她画了一幅兰舟图聊解思乡之情。我根据这件事,填了一阙词《诉衷情·中秋》,并发表在了《诗词月刊》上:
  风清月朗正中秋,丹桂绽香幽。山遥水阔乡异,素手绘兰舟。
  唯静默,黯乡愁,慕飞鸥。今宵露冷,画作已成,却问谁收。
  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从《红楼梦》开始,我又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从阅读中汲取的营养,转化成了自己的文字。除了诗歌,我还有一些散文、报告文学陆续印成了铅字,作品发表在《诗词月刊》等多地的报刊、文学网站。也多次在各地的征文活动中获奖。
  读书,读《红楼梦》,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我在这扇门里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变得更加从容、豁达、自信,也遇到了一些爱好读书写作的好朋友。繁忙的工作之余,拣一个休息日,斟一杯香茶,沐着暖暖的阳光,那个安静地读书的女子,是脂粉群里的一股清流。
  我们身处在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有许多人静不下心来读书,也有一部分人说着“读书无用论”。我想,这种现象和观念一定会改变。我们的文化需要传承,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读书,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行。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多读几本好书,增加我们的智慧,滋养我们的心灵,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遇见更好的自己。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