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潍坊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向梦想冲刺
 
标题导航
用文明礼仪为城市添彩为生活添美
2022年06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文明礼仪为城市添彩为生活添美
礼仪教师邹霞从教25载,在礼仪与美的世界里不断探索



  优雅大方,气质全开。这是6月23日,记者见到潍坊学院礼仪教师邹霞时的第一印象。作为礼仪教师,她身上的标签有很多,但比这些华丽标签更惹人注目的,是她认真且自信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礼仪、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极致热爱。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翠

建立第一印象只需短短7秒钟 注重仪容仪表是关键
  邹霞自1997年从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毕业以来,25载如一日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精于形,修于心,在礼仪与美的世界里不断探索。“良好的仪表仪态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民对礼仪和文明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邹霞说。在城市文明的组成中,礼仪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展现城市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在城市的繁荣发展中,人们往往透过林立的高楼、繁华的商场和“小而精”的口袋公园来品味潍坊这座城市沉稳端庄、富有气质的独特品格,却常常忘记居住于此的市民同样是展现城市文明亮眼底色的重要窗口。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邹霞建议,文明素养提升应落实到每一位市民,由大家共同自觉地、积极地为文明城市的提升献计出力,巩固来之不易的文明成果。
  邹霞表示,注重个人仪表修饰,遵循基本行为规范是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关键一步。文明礼仪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一个人以其良好的个人形象、大方得体的举止往往能在人生和事业道路上赢得尊重,成为展现团队风貌、提升集体形象的重要铺垫。
  仪表由容貌、发型、服饰构成,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左右着人们交往“第一印象”的形成。“人与人的第一印象建立只需7秒的时间,因此第一感受非常关键且直接,个人仪表和形象的重要性也在此显现。”邹霞说,在城市的公共场所,人们的着装应大方得体,在与人交往中要经常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注重遵循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行为规范,展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一个人的自尊自爱及对他人的尊重,城市文明之风才能盛行。
每个人都是城市形象 文明观念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不学礼,无以立,教育作为城市文明的一张生动“名片”,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在邹霞看来,城市文明的提升,不仅需要环境熏陶,还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讲礼懂礼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也是衡量道德水平和教育的有效尺度,在当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大背景下,德育显得尤为重要。”邹霞说,目前中小学生的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在未成年人的教育过程中,可以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让文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公共场所,人们的礼仪规则和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风貌。乘坐公共汽车时要依次排队等候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谦让;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乘坐自动扶梯时应自觉站立于右侧,方便他人通行……邹霞表示,每一位市民都是展示潍坊市容市貌的一个窗口,因此,在公共场合,人们应当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在不妨碍、打扰他人的基础上为他人提供便利。
  巩固文明成果永远在路上,只有营造人人学礼、知礼、用礼,时时处处彬彬有礼的良好氛围,将文明素养的提升浸润于生活点滴,镌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处,文明礼仪之花才能灿烂绽放于鸢都大地,成为潍坊这座城市的内在气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