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今日重磅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乔老爷”与咱们风筝会有一段深深的缘分
2022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老爷”与咱们风筝会有一段深深的缘分
曾帮风筝会写歌出歌集、录制录音带等 王观光回忆往事,让潍坊市民记住乔羽




  6月20日,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因病在北京去世,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提起乔羽,大家并不陌生,由他作词的《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难忘今宵》等歌曲耳熟能详。可是你知道吗?36年前,乔羽为潍坊国际风筝会写过歌曲,带领大家出版了歌集《风筝之歌》,还制作了录音带……让潍坊风筝越飞越高。6月26日,记者采访了当年《风筝之歌》歌集创作的参与者王观光,听他讲述乔羽与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故事。
■人物简介
  乔羽(1927年11月16日——2022年6月20日),出生于山东济宁,词作家、剧作家。代表作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刘三姐》《难忘今宵》。曾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乔羽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曾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2022年6月20日,乔羽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署名除外)
录音带名为《彩色的梦》 乔羽作词创作《风筝之歌》
  6月26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潍城区玫瑰国际小区王观光老人家中。虽然已经86岁高龄,但他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看到记者到来,王观光拿出一盘珍藏已久的录音带。录音带的正面写有“献给中国·潍坊国际风筝会”“飘向五洲的和平·友谊风筝歌集”等字样,下方是一位身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只潍坊风筝,右上角是潍坊国际风筝会会徽。这盘录音带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彩色的梦》,由全国著名书法家王遐举题词。
  录音带的背面除了潍坊国际风筝会会徽及《彩色的梦》的英语译文外,还印有一名年轻靓丽的外国少女,只见她手捧黄色的鲜花,笑容甜美。这盘录音带尽管年代久远,但保存完好。
  “这盘录音带是1987年第四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前发行的,里面共有17首歌,全部都与潍坊风筝有关。”王观光说。
  说话间,王观光打开了录音带,一张银色的纸上写着作词乔羽、张士燮等,作曲时乐濛、谷建芬、王观光等,合唱指挥胡德风,演唱胡月、蒋大为、郁钧剑等。没想到这一盘小小的录音带竟然汇集了国内40多位著名的词作家、曲作家、歌唱家,让记者大吃一惊。
  “感谢杨柳春风送我飞上碧空,谁能有我这样从容,谁能有我这样轻盈……”这首由乔羽作词、王世光作曲的《风筝之歌》,歌颂的正是潍坊风筝。“没错,这盘录音带是在乔羽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的,我是参与者之一。”王观光说。他打开记忆的大门,将乔羽与创作《风筝之歌》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