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县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年供625亿粒 青州蚕种做到全国最强
潍坊首个电动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在高密试运行
3.1亿单位水产苗种从昌邑入海
寿光洛城街道了却群众这“桩”事
2022年06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供625亿粒 青州蚕种做到全国最强
远销欧亚二十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国八成以上



  谈起青州的产业,书画、机械、花卉、旅游等耳熟能详,但少有人知道,青州还是全国最大的蚕种出口基地。“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年供原种10万张、杂交种240万张的蚕种公司,就在我们青州。一张蚕种约有2.5万粒,年供合计达625亿粒。蚕种出口2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这是青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中昌在介绍青州农业种业情况时着重提到的一段话。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生
创下单批出口数量全国“十连冠”纪录
  蚕是丝绸产业的主要原料来源,养蚕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相传夏代时期,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发展到现在,虽然在很多地方已是相对小众化,但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富民增收产业。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和种子安全对端稳中国饭碗,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无可替代。除了粮食种子、蔬菜种子、瓜果种子、花卉种子等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独特的种类——蚕种,种质资源在潍坊独一份,在全国也是最强的。”潘中昌说。
  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是青州乃至全国蚕种产业的核心代表。今年3月,公司承接了国内单批出口数量最大的一笔蚕种订单,共计38万张、95亿粒蚕种。对于广通蚕种公司来说,“国内单批出口数量最大”这个纪录,该企业已保持了不下十年。
  据广通蚕种公司副总经理房德文介绍,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公司紧抓这一重大机遇,依托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平台优势,全面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蚕种远销欧亚20多个国家。“2013年以来,我们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蚕种290余万张,桑苗1500万株。”房德文说。

潜心技术研发求创新成就“行业冠军”
  能做到“行业冠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研发创新。“发展种业,研发创新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关。”房德文说,为支持公司搞研发创新,青州市先后帮助争取了国家专项资金650万元,建起蚕种基地项目和大棚养蚕品质提升项目;申请了80万元中央财政茧丝绸专项资金,助力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提升,强化品牌培育。
  在广通蚕种公司新品种繁育基地中,现代化的智能削茧机、蚕种散卵洗落循环节水系统、雌雄蚕蛹自动化分选设备等与这一古老的产业相结合,焕发出了新时代的光芒。“这些设备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房德文的语气中透露出一股子自信与骄傲,“就拿雌雄蚕蛹自动化分选设备来说,鉴别与分选过程对蚕蛹无损伤,鉴别正确率97%以上、分选速度每秒7个以上,一台机器一天能干15个人的活”。
  “这代表我们已进入工厂化养蚕新阶段,再加上采用人工饲料养蚕及选育新品种技术的成熟,未来工厂化养蚕能够打破季节、地域等限制,为企业和蚕农带来更多效益。”潘中昌说。
  房德文表示,公司现有130多个蚕遗传育种资源,新研发培育的品种具有抗病性强、丝质优良、适合工厂化养殖等特点,能满足全国各蚕区不同用户的需求。
以特色产业带动多地老百姓创收致富
  安丘市大盛镇秦家庄村是当地有名的养蚕专业村,时值仲夏,这里收获了今年第一季蚕茧。秦家庄村村主任秦光欣告诉记者,村里目前有桑园400多亩,养蚕户35户,都是选用青州的广通蚕种。
  在养蚕户的养蚕大棚中,有的蚕宝宝伏在桑叶上悠闲地大吃特吃;有的已经开始结茧,即将带来新的收获。“养一张种,约收130斤茧,按每斤茧收购价30元至36元计算,大约一张能赚4000多元。”养蚕户秦明太说,春季一茬卖蚕茧就能收入约4万元,“蚕砂也卖钱,一斤10元左右,剪下的桑枝可以做桑皮纸,也有人收购”。
  据广通蚕种公司相关负责人鞠杰文介绍,每年5月初开始养蚕,约一个月收获蚕茧。之后,养蚕户就对桑园进行“夏伐”,剪去枝叶,只留桑拳。“我家养了13张种,种了14亩桑,一年满打满算忙2个多月,其他时间不耽误打别的工,或种别的地。”养蚕户秦明富说。
  据了解,青州的蚕种在国内的主销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苏等省份,已成为多地发展特色产业、推动老百姓致富的好帮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