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今日重磅
 
标题导航
有高风险区七天旅居史人员集中隔离七天
我市地理标志产品产值180亿元 全省第一
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
严防学科类培训机构 隐形变异违规开班
6月全国平均气温 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
牙膏“泡沫”该戳破了
2022年07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牙膏“泡沫”该戳破了



□本报评论员 刘福文
  近来,市场上销售的一些所谓牙膏产品,宣称具有“促进幼儿长牙”“修补牙洞”“闭合牙缝”“稳固牙松动”,甚至“让牙齿再生”等功效。7月5日,国家药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龋齿等口腔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建议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理性选择牙膏产品,不要相信牙膏能够治疗口腔疾病的虚假宣称。      (据中新网)
  什么是牙膏?这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可能都会笑。可是这个人们生活中的常用品藏着的猫腻,不仅坑牙,还会坑消费者的钱包。
  牙膏的主要功能是使牙齿清洁、保护牙龈健康和防止口臭。目前市面上的牙膏,主要成分是研磨剂,价格的差别主要源自品牌以及宣称的附加功能。像美白、止血、抗敏等附加功能,会影响价格,却不应被神化,能够起到补牙效果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随着市场上牙膏的功效和成分越来越花哨,价格也越来越高。可牙膏仅仅是牙膏,只是刷牙的辅助工具,而不是口腔问题的万能药。所以如果出现口腔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
  “补牙牙膏”在市场上出现后,不乏消费者对其宣传的神奇功效信以为真,交了“智商税”。可见,从五花八门的牙膏中辨别、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不轻松。让消费者避免踩坑,还需要多方合力。
  相关部门要对涉嫌虚假宣传等违反广告法的行为给予重罚;要广泛宣传牙膏与口腔卫生的知识,让消费者对于牙膏的功能与口腔护理形成理性认知。另外,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要负起责任,及时下架涉嫌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的“抗幽牙膏”以及类似商品。
  其实,不光是牙膏,对于任何产品来说,只要商家的广告宣传效果大于其实际功能,靠着看似高大上的概念和不切实际的伪科学来制造焦虑,消费者都应该提高警惕、擦亮慧眼,做会甄别、会选择的理性消费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