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年的律师生涯,他代理的诉讼案件多达700余件。退休后,他仍然发挥余热,以义务调解民间纠纷、义务普法、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服务群众——他就是昌邑市78岁的王文浩。“一想到还能继续为社会做点贡献,就觉得日子过得更充实。”日前接受采访时,王文浩这样告诉记者。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伟丽 义务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腰板笔直、笑声爽朗……如果不是事先做过介绍,记者很难相信面前这位老人已经78岁。1982年,王文浩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至原昌邑县岞山镇任司法助理员,7年后调至原昌邑县法律顾问处任主任律师,从此走上了专业律师的道路。 28年的律师生涯中,王文浩代理的诉讼案件多达700余件,因承办案件数量多、质量好、胜诉率高,在业界有良好的口碑。2005年退休后,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仅捐助失学儿童,还利用自己的专长,成为所在社区的大忙人。去这家调解矛盾,到那家当“和事佬”,经过王文浩的劝导,准备大打出手的两家人握手言和,打算分道扬镳的夫妻破镜重圆……大家有什么难事,都找他支招。王文浩还关爱残疾人、未成年人、生活极度困难等弱势群体,主动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义务办理案件50余件。 因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王文浩义务担任昌邑市委党校、乡镇、企业等法律讲师,将法律知识送到机关、学校、企业。近年来,他又义务担任起昌邑市义工联合会的法律顾问,为社会公益提供法律支持。 个人手机号成为法律咨询热线 前些年,个别青少年沉迷网络让王文浩感到十分痛心,为此,他在百度、网易、新浪、搜狐以及中国律师网开通了博客,解读法律常识、剖析经典案例,与年轻人在线交流,进行网络普法宣传教育。截至目前,他在百度空间开辟的普法网站,已发文800多篇,浏览人数达210万人次。 为给王文浩开展普法工作和公益活动提供方便,昌邑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分别为他设立了专门的法律工作室,王文浩也开始不定期坐班服务,他的手机号成为了对社会公开的法律咨询热线。仅开通当年,王文浩就接待电话法律咨询100多件,都一一做了答复和处理。 在工作室里,王文浩还为该市老年大学的微信公众号编辑一个固定的普法栏目《老王说法》。每期都会整理一个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普法宣传,目前已编发到第170期。 此外,王文浩还担任山东省《老干部之家论坛》昌邑版块的管理员,通过开展以案说法、普及法律常识等,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至今已编发各类稿件6500多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