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小报童首期“跳蚤市场”在城区万达广场“开市”,近50名小报童及家长参与。活动现场,小报童化身“小老板”,带着自己的玩具、文具、手工制品等或销售或互换,吸引了不少行人来挑选,场面热闹非凡。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传彪 商品琳琅满目,“交易现场”火爆 当天,小报童在家长的陪同下,拎着大包小包早早地来到活动现场。在各自的摊位前,小报童化身“小老板”争先忙活起来,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一一摆出,迎接顾客光临。 现场物品可谓琳琅满目,课外书、玩具、泡泡棒、手工制品等,俨然一个“小商品城”。“跳蚤市场以物换物,亲,来买看看吧!”一名小报童吆喝道,他还特意制作了广告宣传牌和价格标签。“瞧一瞧!看一看!玩具要不要?口罩要不要?”路旁来往的行人也被小报童们的叫卖声所吸引,穿梭在各个摊位前“淘宝”。 “来看一下书吧,各式各样的都有,2元一本。”一名小报童摊位上满满的课外书,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一名买了书的小朋友还跟爸爸说,等自己看完了,也要将书拿到这里来卖,既学到了知识,还锻炼自己。 来自锦华学校的小报童韩启威当天收获颇丰,带来的物品卖了一大半,收入共计97元。“我今天是第一次当‘老板’,一开始很紧张,也不知道怎么招揽顾客。后来,来的人多了,交谈的也多了,慢慢地就忘了紧张。家里还有一些玩具和看过的课外书,晚上回家收拾一下,明天继续来摆摊。”韩启威表示,他要将这两天的收入,全部捐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 在实践中成长,“小老板”获赞誉 活动现场,不少家长也给“小老板”当起了助手,刘女士忙着按售卖价格分类摆放商品。“跳蚤市场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家里的玩具和课外书攒了四五箱。这次活动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挣钱的不容易,还能让旧物继续发挥作用,形成绿色循环,物尽其用。”刘女士说。 现场,带着孩子前来买书的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说:“这样的活动确实不错,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卖书的小朋友一点儿也不胆怯,讨价还价时,说的话非常有道理。我家孩子说也想来‘跳蚤市场’摆地摊。” 据了解,“快乐小报童”实践活动于7月11日启动,共分为四期。从11日开始,每周的周一至周三举行3天卖报活动,周四至周五举行2天“跳蚤市场”摆摊活动。“举办‘快乐小报童’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成长,让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懂得感恩,并提高其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