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下八上”关键期 不让群众心里七上八下 |
应急管理部门全力做好防汛准备,科技赋能抢险救灾效率大大提升 |
|
|
寿光市应急物资储备库内存放着冲锋舟等救援设备。 |
|

|
|
如今,我市已进入“七下八上”(七月下半月至八月上半月)的防汛关键期,应急管理部门闻“汛”而动,从物力到人力,从实地踏查到科技赋能,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应对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怀禹 张益阁 已完成41座小型病险水库 21座病险闸坝除险加固 康河泵站是寿光市纪台镇大棚易涝区31座强排泵站中最大的一座,承担着30多个村庄、2万亩大棚的应急排水任务。7月14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这里探访。 “之前遇到强降雨,纪台镇大棚易涝区就会因为地势低洼、排水渠道不通畅等造成积水严重。”寿光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苗晓晖告诉记者,纪台镇大棚易涝区排水系统建设后,逐渐形成大棚积水入渠、渠连沟、沟进河、河入海的防洪排涝体系,解决了纪台镇7.5万亩大棚易涝区的排水问题。 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谋划实施了800余项重点水利工程,这是潍坊有史以来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最多、成效最大的阶段,“纪台镇大棚易涝区排涝提升工程”便是其中一项。 潍坊市应急管理局防汛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已完成41座小型病险水库、21座病险闸坝除险加固,消除工程隐患。完成5处城市低洼易涝点治理,改造60公里合流制管网,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比例达到82%,并力争于2023年底前达到100%。 我市共有应急物资储备库22个 246个受灾群众转移集中安置点 在距离弥河4.5公里处的寿光市应急物资储备库内,存放着高功率水泵、发电机组、木桩以及各类防汛物资排列整齐,数辆防汛排涝车、拖车式发电排水照明一体车以及冲锋舟、橡皮艇等救援设施一应俱全。 目前,我市共有应急物资储备库22个。其中,3个市级防汛物资仓库共储备编织袋3.6万条、钢管722支、抢险网箱536个、吸水膨胀袋1000个、橡皮舟(冲锋舟)6艘,各型水泵(潜污泵)195台(套)、发电设备13台以及部分潜水设备等。可第一时间调用集装袋21.6万条、塑编袋50万条、吨袋1000个、6-8寸钢管300根、砂石料3.5万吨。 我市现有受灾群众转移集中安置点共246个,灾时可应急保障37.4万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市1099个山洪村逐级落实山洪灾害预警及转移避险包保责任,确保山洪发生前群众全部转移。截至目前,全市已对114064个排水窨井盖加装防坠网,填埋检查井56个,疏浚泄洪通道170公里、雨水管道1187公里,清掏雨水口8.14万个,检修泵站46座。对10类165处城市易淹重点部位,全部落实装配式挡墙、挡水板、排涝泵等措施。 “应急指挥平台”可以快速准确 定位突发事件事发地点 我市2021年投资建成潍坊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初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多级联动,可以快速准确定位突发事件事发地点,了解周围环境状况及掌握周边物资类别、数量、救援队伍人数和装备,就近调配应急物资和救援队伍,实现任一地点发生险情,救援力量能快速抵达现场。 在寿光市应急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智慧应急平台”大屏上正实时更新降水情况,右侧“大数据中心监控平台”显示着辖区河道全域的实时监控画面。目前寿光辖区河道全域已实现监控探头全覆盖。 苗晓晖说,若出现突发事件现场无信号的情况,可通过对讲机、卫星电话与后台指挥中心互连。应急指挥车到达现场后,也可通过车载宽带无线集群调度系统以及应急无线电与卫星电话技术确保应急抢险时期通信通畅。 在防汛工作关键期,潍坊应急管理部门将持续密切监视汛情发展变化,加强降雨、台风等灾害分析监测,及时发布预警和安全警示信息,引导公众主动远离危险区域。与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对接,灾害发生时可迅速组织协调各类应急力量开展应急处突工作,确保交通、通信、电力、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生命线工程防洪安全,保障全市安全度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