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是“花园洋房”,吃饭去“幸福食堂”…… |
居家养老 这个村做得不孬 |
|
|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位于弥河西岸的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东马疃村是“省级文明村”。7月1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该村探索的居家养老模式可圈可点,建起“幸福食堂”、发放取暖补贴……使得老年人成为最受益、最幸福的群体。 该村68岁的付登学老人在两个儿子家轮流居住,大儿子住在五楼,小儿子住在一楼,都在一个单元内。在付登学看来,因为住的是带电梯的“花园洋房”,上五楼和去一楼是一样的,从不纠结。“前几年村庄楼房化改造时,村‘两委’意识到了居民的老龄化问题,尊重大伙意见,将原先的高层楼房改成‘花园洋房’,居民上下楼不费劲,特别是我们这些老同志最受益。”付登学对记者说。 东马疃村的楼房不但带电梯,而且“一门两户”。在老党员付金明家中,记者看到,他和老伴住60平方米的房子,有独立的厨房、客厅、卫生间,儿子和他们一墙之隔,一切都是独立的。“这样的套间在寿光不多见,两代人看似在一起,实际上是两套房子,互不打扰,老人有事时,子女也能及时发现和照顾。”付金明说。 让老年人晚年幸福,需要在居民中倡树尊老孝老的好风气。前不久,东马疃村评选出一批“好家庭”“好媳妇”,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村民付金凤是“好媳妇”的代表人物,她与丈夫结婚二十多年,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精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将他们当成亲生父母一样伺候。“我们钱财也不分家,有这么好的儿媳,是我们老两口修来的福分。”付金凤的公公付培禄这样夸赞道。 临近中午,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纷纷来到村里的“幸福食堂”就餐。“中午和晚上都免费吃饭,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一个大问题。这里还有棋牌室、台球室,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付培中老人竖起拇指点赞。 为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该村还做了许多“功课”,包括给老人发放取暖补贴、缴纳医疗保险、举办“饺子宴”等。“下一步‘幸福食堂’要扩大面积,届时把75岁以上的老人也纳入进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和上级党组织支持下,我们联合另外几个村及片区内的企业单位和个体户,成立‘马疃片区党建联合体’,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群众集中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如义诊进村、日间照料室等,夯实居家养老根基,让老年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该村党支部书记付金堂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