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来臣)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城区西关街道南三里社区文化广场,十多名孩子正在一位老者指导下,练习武术套路,之后学员们进行了对练。孩子们一招一式娴熟有力,赢得围观市民鼓掌叫好。 记者了解到,指导孩子们练习武术的老者是72岁的潍坊四通捶拳第八代传人李玉亭。2021年,潍坊四通捶拳确定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李玉亭是该项目传承人。他自幼跟着大哥李汝和姑父陈宽温学习四通捶拳,后拜四通捶拳传人王世忠为师。 “四通捶拳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后,为加大传承力度,南三里社区免费提供室外和室内练功场所,潍坊玫瑰小超公益基金组织副理事长王兆林带领志愿者们帮忙招收学员、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成功举办了暑期免费公益活动‘非遗进社区’。活动为期两个月,暑期让青少年在体验非遗项目的同时,强健体魄。”李玉亭说。 “四通捶拳是潍坊的地方特色拳种,本次暑期公益活动,就是为了推广这一非遗武术项目,让青少年体验武术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一活动受到了不少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短短几天就有十几名孩子报名学习。”南三里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暑假之前,我就开始留意培训机构,想给孩子找一个离家较近,而且能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培训机构,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福利’。”学员王庆宏的母亲为活动点赞。 据了解,自清朝道光年间以来,在潍坊城区(老潍县城)流行着一个优秀的武术拳种——四通捶拳。1984年8月,全国武术观摩表演交流大会在甘肃兰州举行,四通捶拳与全国500多个优秀地方拳种进行了展示,经武术专家们评审认定,潍坊四通捶拳被评为山东省四大名拳之一。四通捶拳2011年被列入潍坊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