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区发生一起游客坠落事件,一10岁男孩在玩娱乐项目时,从悬空桥坠落。23日,景区回应称,男孩玩的娱乐项目叫“步步惊心”,因浮桥缝隙大没有跨过去,家人在施救时,扯着他的衣服把安全绳扯下来了。男孩目前已获救,正在医院进一步观察,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景区也停业整改。 (据青瞳视角)
□本报评论员 薛静 说起时下最火爆的游乐项目,一定离不开高空蹦极、玻璃栈道、山谷滑道、悬崖秋千等“网红”项目。看着惊心动魄,却频频在短视频网站和朋友圈刷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去体验“心脏狂跳”的感觉。 可与此同时,各地网红项目事故频发,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为什么明明有前车之鉴,可人们依然趋之若鹜?与传统游乐项目相比,这些网红项目大都具有超越身心的挑战性和刺激性,不仅能让游客肾上腺素狂飙,也极大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刺激感。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拥入网红项目打卡,“不能落于他人之后”的心理诉求逐渐占据上风。 游客的竞相追捧,加上无序竞争,让一些景区迷失在了游乐项目攀比建设的“大干快上”里。哪个火就建哪个,怎么刺激怎么来,过度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规则。项目都投入运营了,安全措施却还停留在“想当然”的阶段。纵观近期发生的多起事故,景区既未尽到安全保障的责任,也缺乏专业人员现场指导,一根绳子栓腰间就敢让游客过“天堑”,怎能不出事? 游客出门游玩,为的是愉悦身心,而非“玩命”。近年来,针对游乐项目安全,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法规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但任何制度,都必须通过严格落实才能达到目的。不管是危险系数较高的游乐项目还是普通项目,都须划出安全红线,明确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以此倒逼行业和人员将安全放在首位。对于一些尚处在监管盲区的项目,尤其是“网红”项目,经营者更要提升安全意识。只有先把安全账算明白了,才有长期的经济账可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