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路网规划》公布,到2035年公路网总规模约46.1万公里 |
届时实现全国所有县市15分钟上普通国道 |
|
|
本报综合消息 7月25日,交通运输部就《国家公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近期,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公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对外公布。 根据行政等级划分,我国公路分为国家公路、省级公路和农村公路。国家公路网包括国家高速公路网和普通国道网,是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路网,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基础和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版《规划》是在我国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指导国家公路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提出了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总规模约46.1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6.2万公里(图版),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6条地区环线、12条都市圈环线、30条城市绕城环线、31条并行线、163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5.8万公里,其中含扩容改造约3万公里;普通国道网规划总里程约29.9万公里(图版),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以及182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11万公里。 《规划》通过优化一批、新增一批、扩能一批国家公路路线,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路网建成后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更加”。 一是服务更加便捷。将实现全国所有县市15分钟上普通国道,地级行政中心和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30分钟上国家高速公路,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交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进一步增强。 二是空间联系更加高效。将形成城市群“多中心放射”,区际、省际、群际间“多通道连通”,重要通道“多线路互补”的多中心网络化路网格局。实现东中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当日往返、地市到县半日往返,西部地区省会到地市当日到达;满足全国特大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1小时通勤需要。 三是支撑新发展格局更加有力。将实现国家高速公路连接全国所有边境口岸县市、普通国道连接全国所有沿边公路口岸,国家公路网全面覆盖亚洲公路网境内路段,国际省际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是安全保障更加可靠。有效提高了国防安全保障能力和路网韧性,特别是自然灾害多发、地理自然阻隔、边境等重点区域的安全性、可靠性将得到明显增强,大大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是衔接融合更加顺畅。国家公路网全面覆盖了5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区),强化了公路交通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连接了全国所有重要的交通枢纽,包括74个重要港口、106个铁路枢纽、453个民航运输机场,有效支撑“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构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