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脆甜多汁 盐碱地上的桃子熟了 |
南陈桃成为滨海区农业产业一张响亮的名片 |
|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近日,记者在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一处家庭农场看到,桃园里亮油油、拳头般大小的油桃挂满枝头,鲜红诱人的桃子在绿叶的衬托下分外可爱,让人垂涎欲滴。种植户正在忙着采摘,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油桃收成不错,亩产能达到5000斤以上,对外销售价格平均每斤6元。”该家庭农场经理陈志军告诉记者,他种植了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早熟品种的油桃近期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城市,晚熟品种预计在9月份成熟。 “这种桃皮薄,一口吃下去有枣的脆甜感,所以取名‘枣桃’,是改良后的新品种,也是我们的主打品牌,甜度高达18度。”陈志军介绍说,他根据本地土壤特点种植了耐盐碱型桃树,并因地制宜对苗木进行了改良,让苗木具备了高耐盐碱性、高甜度、高产、高保存期的特性。 “我们南陈村种植桃树已有四五十年,由于土质好、气候适宜,种出来的桃皮薄汁多,口感细腻香甜,吃完留有清甜余香,深受客户喜爱。”南陈村党支部书记孙志春介绍说,他们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全部使用绿色生态有机肥,天然无公害,所以桃子一上市就迎来了抢购。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南陈村积极改变以往的种植模式,结合自身优势,引导农户走出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不断开拓外地市场,提高品质定位,提升品牌竞争实力,以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南陈村的收获,仅仅是滨海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的一个缩影。如今,周疃葡萄、“滨海红”苹果、南陈桃等盐碱地特色品牌已经远近闻名,成为滨海区农业产业一张张响亮的名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