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场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都市新闻
 
标题导航
初入职场 收好这份“避坑指南”
个岗位虚位以待
我市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完美收官
分类广告
2022年08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入职场 收好这份“避坑指南”



  这个夏天,首批“00后”大学毕业生告别校园,步入职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毕业生们很可能会遭遇种种骗局和套路,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初入社会的职场人明辨是非,保护自身权益。

  ◆ 扣留个人重要证件
  一些企业在面试中以单位需要审核等理由要求应聘者递交身份证、学位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并声称暂时由单位保管。
  提醒 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力扣留的。初次面试,最好带上证件的复印件,若招聘企业要求带原件,给招聘单位展示之后,求职者一定要拿回来。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的证明,正规企业是没有必要保留求职者原件的。
◆ 只试用不聘用
  用人单位对新招聘人员会设置试用期,期间双方互相考察和适应。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结束,便以各种理由不通过试用或解聘。
  还有些单位,在实习试用期间,不仅不支付任何薪资,甚至要求交培训费。
  提醒 按照规定,任何单位和企业的实习试用员工,公司都应对其支付薪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毕业生在求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细节。
◆ 只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
  有的企业以《就业协议书》替代《劳动合同》,部分求职者不想被“套牢”或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签署劳动合同。
  提醒 《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单凭《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正式报到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受骗进入传销组织
  有些传销组织瞄准大学生涉世未深、急于求职的心理,以高薪为幌子,诱骗求职者参与传销等非法活动。
  提醒 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缴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情绪激昂。毕业生一定要警惕和远离传销组织。如果识别为传销组织,应立即采取适当方式终止打工,及时报警。
◆ 声明“自愿”放弃缴纳社保
  在入职时,企业说服员工声明“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双方签订放弃缴纳社保协议。
  提醒 “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此外,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所以从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就应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通过协议放弃缴纳社保。无论劳动者是否基于自愿,单位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保都是无效且违法的行为。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