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艺人周渝民和妻子喻虹渊买高额储蓄险被骗3447多万台币(约合775万人民币)的消息引起热议。记者梳理相关的诈骗案例发现,不光明星会成为受害者,很多普通消费者也会掉入一些人精心设计的保险骗局。如何避免掉入保险骗局的坑,专家给出了建议。
案例 保险诈骗盯上中老年客户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曾任某大型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王某盯上了几位手头有闲钱的中老年客户,利用自己保险业务员的身份,取得对方信任。 王某谎称公司有多款年化6.5%-9.4%的理财产品,比如年化收益6.5%、为期一年的某款线下理财产品,每购买10万元可返现800元。同时还用上了宣传营销时惯用的话术:特意给老客户留了名额,数量不多,先到先得。 直至案发,王某通过伪造公司公章等手法,诈骗三名原保险公司中老年客户共计约90万元。
建议一 选择正规保险公司和投保渠道 对上述案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军建议: 第一,投保人应选择正规的保险公司和投保渠道。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只有200多家,每个公司都有官方网站,投保人仔细看下就能判断是否为正规公司。此外,保险公司的营销都是通过95XXX或400开头的电话专线进行。 第二,买之前要对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有足够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购买一台电视机时,都会去看说明书,仔细分析是不是自己想买的那一款,何况是动辄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保费。因此,投保人要对保险合同、投保流程、缴费方式等有足够了解,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要提醒的是,保险公司是通过专门的账户收取保费,如果从业人员跟你说,给他现金帮你代缴保费,那就要注意了。 第三,投保后要主动去核实保单的真实性。无论保险是从代理人那儿买的,还是从保险经纪公司买的,投保后都会有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投保人也可以拿着保单号去相关保险公司的官网核实,这个工作是必须要做的,以免上当受骗。
建议二 投保后要到官方渠道二次确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也给了投保者一些甄别保险骗局的实用建议: 第一,保费一般是交到保险公司的专用账户,交现金或转账给个人账户的缴费方式,一定是有风险的。第二,投保后一定要进入保险公司官方渠道进行二次确认,查看保单是否存在、保额和保费等信息是否准确,如果交完费三五个月了还没办法查到保单,一定要当心了。第三,如果保险代理人或保险经纪给的是纸质保单,真保单的印刷通常比较精美,不会粗制滥造。 本报综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