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古迹 寻历史 听讲座 学写作 |
小记者团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学有所获 |
|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郑传彪 8月1日,潍坊日报社小记者团夏令营迎来一批新的小记者。参观郑板桥纪念馆、十笏园博物馆,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听新闻讲座,学习写作技巧,一系列活动大大丰富了小记者们的暑假生活。 当日上午,25名来自诸城站的小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依次参观了十笏园博物馆、郑板桥纪念馆。“这就是郑板桥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呢。”一进郑板桥纪念馆大门,一座高大的石雕像就被小记者们团团围住,有的小记者发出了感叹。潍县正堂、七弦古琴、掐丝珐琅盖罐、板桥判牍……随着一件件文物的展现,小记者们对爱民勤政,兼具学者风范的郑板桥肃然起敬。 十笏园博物馆里,高山流水,繁花绿树,让小记者们走进另一个“教室”。“这里的房子建得好精美啊,仿佛回到了古代。”“快看,这是《西游记》里拍摄高老庄的地方。”“古人睡觉的床是这样的呀”“这里有个地下金库”……小记者们在含蓄曲折的院落中穿梭,寓学于游,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深入学习和探讨的兴趣。 下午,经过简单的休整,潍坊日报社资深记者为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与写作课,课后小记者们开始了内部采访活动。“同学,你好!请问在新闻与写作大课堂上,你学到了什么?”小记者赵文瑜进行了现场采访。“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完成的。我还了解了新闻的特征,并学到了在新闻采访前,如何做好基本的准备。”小记者杨惠宁回答。 随后,小记者们参观了潍坊报史馆,了解不同年代报纸创办背后的故事,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报社办公区域——采访中心和编辑中心,从采访、撰稿,到编辑、排版、校对、传版,对报纸出版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了了解。 “小记者团成立以来,已服务小记者3万余人次,开展实践活动600多场次。今后,将进一步开展研学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历史,感受家乡文化,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潍坊日报社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