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枪战画面利落干脆 群像刻画细致入微 |
陈木胜 浪漫悲悯的“暴力美学”导演 |
|
|
日前,第四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顺利落幕。已故导演陈木胜的遗作《怒火·重案》斩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动作设计四大奖项。作为中国香港代表性导演,陈木胜有诸多代表作,如《天若有情》《新警察故事》《保持通话》《宝贝计划》等。本周电影汇,让我们走近导演陈木胜。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东升 从《怒火·重案》中可看到以往作品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是击败14项提名的最大热门《智齿》爆冷拿下的最佳影片奖,也是陈木胜获得的第一座最佳导演奖杯。 《怒火·重案》的故事是经典港式警匪片的架构,大量篇幅用在铺陈正邪双方的“怒”与“怨”,连环绑架、舞蹈学校内安装人体炸弹、炸弹肉搏戏尽是生猛激烈。 熟悉陈木胜电影风格的观众,可以从《怒火·重案》中看到导演以往作品的影子。重案组督察张崇邦(甄子丹饰)在追查中发现,悍匪首领竟是昔日战友邱刚敖(谢霆锋饰),原来,当年邱刚敖等警员因为失手杀人被判入狱,张崇邦在关键时刻没有选择包庇他们,导致邱刚敖团队对整个警队怀恨在心,采取了激烈的报复行动,从“警察”堕落成“匪徒”。这段剧情让多少影迷回忆起2013年的《扫毒》,想起张家辉的那句台词:“阿伟已经死了。” 电影最后的高潮戏是一场互搏对决,双刃、匕首、铁棍悉数登场,节奏行云流水,动作设计暴力美学,这段高潮戏份也与《杀破狼》里吴京和甄子丹的经典对决十分相似。 塑造视觉刺激的同时,赋予影片深层内涵 与很多香港艺人一样,陈木胜最早入行是通过香港无线电视台,之后不久就开始担任杜琪峰的助理导演。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台开拍《雪山飞狐》,王晶的父亲王天林担任制作人,陈木胜和杜琪峰担任导演,陈木胜开始了导演生涯。一直到1996年,陈木胜凭借自己独立编导的《冲锋队之怒火街头》奠定了他的强烈风格:利落干脆的追逐和枪战场面、娴熟流畅的镜头切换、群像人物刻画…… 陈木胜作品中,经常有玻璃破碎与子弹崩裂四溅的视觉冲击,给观众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感。不过,“火爆导演”陈木胜的动作美学不仅是靠动作生猛,更在人物的塑造上,让动作片多了一丝浪漫与悲情。 早在《冲锋队之怒火街头》里,陈木胜就将“双雄”对决的故事上升为了“一正一邪,且充满人情的对决”,不少影片中的兄弟情和“边缘人”的情感变化,令人潸然泪下。在陈木胜导演的《新警察故事》中,阿祖是被父亲体罚,而走上反叛之路,《男儿本色》中的天养生因食不果腹,才走上不归路。他们“坏”得有特点、有个性,或因遭遇背叛,或有心理创伤,或为报仇而不得不走上极端,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在情感。 寻求改变的香港电影,必将绽放新的光彩 近年来,“香港电影已死”的观点甚嚣尘上,陈木胜导演的骤然离世似乎更增添了这一论调的悲观色彩。然而,在《怒火·重案》中我们似乎又隐约看到了昔日香港电影的荣光,看到了那种不妥协的力量,尽管孱弱却依然倔强。 可以说,陈木胜导演在最后一部作品里,流畅而准确地阐释了自己对于香港电影的解读和情感。豪华的阵容和刺激的动作场面只是香港电影的类型元素,而不顺从、不妥协的精神,才是顽强生长在香港电影里的生命基因。 香港电影在经过了十几年的阶段性调整后,依托内地巨大的市场空间,以港式警匪片、港式武侠片、港式喜剧片、港式爱情片等为代表的港式商业电影,也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新时代里的香港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勇敢,香港电影也在表达形式上寻求改变。《怒火·重案》一定不是香港电影最后的呐喊,新一代香港电影人正在接过前辈交递的薪火,肩负起传承香港电影的使命,这也一定是在天国的陈木胜导演想要看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