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洗“黑钱”安全系数低,那么洗“白钱”如何?湖北男子李某就专门以洗“白钱”维持生计,并且发展了下线。8月28日,记者获悉,目前,该团伙六名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流水金额高达1700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家住湖北、今年32岁的李某初中毕业后一直没有正经工作,后来偶然得知可以通过“跑分”赚钱。起初他只是提供了自己的几张银行卡,等这些银行卡都不能用了,他便开始发展下线。 李某在网上结识了河南时某,聊天中李某得知,时某的女朋友急需用钱。李某称只需提供银行卡刷流水就能挣钱。时某了解到,提供银行卡是为了帮犯罪分子洗钱,但是洗钱分“黑钱”“白钱”。洗“黑钱”安全系数低,洗“白钱”安全得多。所谓的“白钱”就是诈骗后已经转手好几次的钱。 想到女朋友急需用钱,时某让女朋友张某提供银行卡为犯罪分子洗“白钱”。几人按照约定在湖北见面,张某将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提供给李某“跑分”。李某承诺张某,提供一张银行卡就可以给两万元的提成,但是需要完成全部流水操作后,才能支付。每次“跑分”,李某都会带着张某在车内操作。 李某找人都是洗“白钱”,他觉得这样安全系数高,不会被抓。他曾经找朋友郭某、刘某、孙某提供银行卡洗钱,后来因为银行卡都被冻结,三人便开始跟着他打工。 前段时间,寿光市公安局孙家集派出所民警在处理一起帮信案件时,研判到了李某,民警开始展开调查并很快锁定李某、时某、张某、郭某、刘某、孙某。 近日,民警赶赴湖北襄阳,找到正在车内“跑分”的李某、张某。想逃跑的李某被民警按倒在地当场抓获,民警在办公室内将其余4人抓获。 据张某交代,本以为洗的是“白钱”不会被抓,没想到提成还没拿到,就被抓获。 民警提醒,警惕“跑分”陷阱,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被网络上的高额回报诱惑,更不要随意出租、出借、出售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电话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账号。一旦被不法分子用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或其他违法犯罪,不仅自己会成为犯罪“帮凶”,还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此外,“跑分”过程中,帮助洗钱及涉案的第三方账户,会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将直接影响个人征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