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月到中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学校给俺发的月饼,真甜啊
福利院156名院民吃上台湾香蕉
15名贫困小学生收到中秋爱心礼
2011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利院156名院民吃上台湾香蕉
除发放礼包外,市社会福利院还组织他们吃团圆饭



  中秋佳节之时,正是团聚欢乐之时,但在潍坊市社会福利院里,却住着156名城镇“三无人员”,他们中入住时间最久的已经超过30年。9月11日,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吴建元告诉记者,为让这里的“三无人员”体验到节日快乐,福利院做了不少准备。
中秋礼包人手一份
  “我们这个中秋大礼包,够院民们吃一阵子了,有月饼、苹果、梨,还有从省里拨下来的来自台湾的香蕉。”9月11日下午,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吴建元对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为入住院民们准备的中秋大礼包。
  吴建元院长告诉记者,市社会福利院住着城镇“三无人员”156人。所谓城镇“三无人员”,就是指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法定监护和赡养人的人。在市社会福利院中入住的156名三无人员,三无老人50人,三无智残、肢残人员106人,他们中80%是智残人员。所以,市社会福利院负责管理智残者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24小时值班。
  “在男性智残区,别看他们精神上有些问题,但工作人员给每个房间分发物品时,必须是一样的,给这个人两个馒头,就不能给那个人一个馒头,否则他们就会有愤怒感,这都是多年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吴建元告诉记者。
管理人员十分细致
  “无论哪年的中秋,我们都会保证工作人员在岗在位,专门负责男性智残区域的崔中军,就是无私奉献的一位。”吴建元向记者介绍,今年40岁的退伍军人崔中军,多年来,只要自家没有大的安排,即使不是自己值班,也会在节假日这天,抽空赶到福利院,看看院民们吃的好不好,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
  崔中军1971年出生,2001年转业后到市社会福利院工作。多年来,他干过婴幼儿保育员、维修工、炊事班班长、康复科男区主任。当天下午,记者在繁忙的工作人员中,看到了一身白色工作装的崔中军,他正忙着给院民们分发中秋节礼物。记者发现,他给院民们分发礼物时,不是简单地递过去,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要么领着院民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礼物放到他们的床上,要么现场先剥一个香蕉给院民吃,动作缓慢轻柔,让大家悦纳。
中秋给院民摆宴
  采访中,吴建元告诉记者,除了给福利院156名三无院民每人一份中秋大礼包,9月12日中秋节这天的晚上,院里还在大食堂准备了几桌比平时更加丰富、带有中秋节特色的团圆饭,到时候,那些愿意凑热闹的三无老人,会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共赏明月,共话团圆。            本报记者 臧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