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动物小说大王”把孩子们逗乐了 |
◎著名儿童作家沈石溪来诸城给初中生演讲 ◎他的多篇作品入选课本 |
|
本报讯 “这是我们学校讲坛开讲以来,孩子们笑得最开心的一次!”诸城实验中学校长李庆平说。9月8日下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走进实验中学初中部,为该校的学生们带来了《大自然给了我写作灵感》的精彩演讲。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孩子们不时被沈石溪妙趣横生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 沈石溪祖籍浙江慈溪,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现在已经出版500多万字的作品。他的动物小说集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不仅强烈吸引了少年儿童,让许多成年读者也为之动容。沈石溪多部作品入选全国各地中小学语文教材,《第七条猎狗》选入2005年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堂语文课外阅读七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选入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斑羚飞渡》选入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在诸城实验中学,孩子们与“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在演讲中,沈石溪每说一句话语速都很慢,每过一会就要停顿2秒钟,台下的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待下面的惊险情节。孩子们听着他的讲述,一会儿神情紧张倒吸一口冷气,一会儿捧腹大笑甚至笑出眼泪。 当谈到《狼王梦》的写作时,沈石溪说,他16岁就到云南的一个傣族村落下乡,30多年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很多与动物直接接触的机会。“曾经跟着当地人到树林里去打孔雀,却被野狼追赶,困在树上三天三夜。6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刻不停地观察着树下的六只饿狼。就是这样的生活阅历,成就了《狼王梦》这本书。”沈石溪告诉孩子们,“一定要从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开始写起。对动物的观察要仔细,这才能多多积累写作的素材。” 沈石溪的作品的主角都不是人,而是与人一样生于自然、有血有肉的动物。谈到动物这个话题时,沈石溪很郑重地说,对待动物的态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的标准之一,也反应了人们的一种心态。沈石溪呼吁说:“我们要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现在我们国家提倡要建设和谐社会,人类也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人性的光芒不仅要照亮整个人类社会,而且还要照亮动物世界。” “我给很多家长讲过我的观点。”沈石溪说,“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养一两种小动物,亲自给它们洗澡、处理它们的粪便,这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让他们懂得什么叫付出,什么叫友情、生命,怎样获得信赖,这对成长绝对有好处。” (记者 秦子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