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长假乐逍遥
 
标题导航
留守女童伴尸七日不只是奇迹
遭假艳照敲诈不报案官员为何如此“淡定”
“保外就医”,贪官逍遥法外的土壤
军训服不应成一次性消费品
教学质量自评满分明显是“糊弄”
提拔刘翔当官像是权力追星
2011年10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训服不应成一次性消费品



  □邓昌发 

  日前,厦门各大高校大一新生军训陆续结束,这时候,军训服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已毫无用武之地。于是许多商家瞅准商机,开始争相低价“抢购”二手军训服,之后再卖给民工或小型服装加工坊。原价一百元左右的军训服,收购价最高不超过15元。
       (9月30日《海峡导报》)
  我们且不说一些高校卖给新生的军训服的定价是否合理,单单是数量如此之多而大都又只穿半个来月的军训服沦为“一次性消费品”,就让人感觉是一种不小的浪费。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有以下两点看法:
  其一,改变军训一定得穿军训服的理念,军训时可让新生自行选择适合活动的服装。学生毕竟不是军人,军训的目的只是让新生参与军事化训练,增强其体质以及健身意识,军训效果的体现关键在于军训纪律和训练量的恰到好处,至于穿不穿军训服对军训的宗旨以及效果都无关紧要。
  其二,不妨借鉴每年大四学生毕业从学校借学位服拍照的思路,各高校可以针对军训服建立良性循环利用体系。让新生以租借的形式穿往届新生的军训服参与军训,军训一结束,所有军训服一律回收。高校从中收取很低的租借费,此租金用于弥补一些服装的损坏以及清洗消毒费用。这样既能让学生穿着统一服装进行军训,还从根本上避免了军训服的一次性,同时也为广大新生尤其是贫困生节约了一笔“没大必要”的开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