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共建宜居宜业城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共建宜居宜业城市
 
标题导航
百岁老太太走南闯北老来福
大山里的老人让人牵挂,我们又来了
2011年10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里的老人让人牵挂,我们又来了
社区义工在青州杨集安村设立义诊点,昨日再次上山服务
  社区义工为杨集安村老人们送来日用品。



  本报关于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安村老人生活状况的连续报道,得到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响应。老人节就要到了,生活在八百米高山上的青州杨集安村的老人们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3日上午,记者和潍坊社区义工再次赶到杨集安村,不仅带来了米、面、油等日用品,随行的潍坊市中医院的医生还为每位老人进行了体检。

施援手送来米面油
  三个自然村,60口子人,100多亩地,按照这个比例算,单家峪三个村人均耕地不算少。但是到过杨集安村的人会发现,这里的梯田绝大多数都荒弃了。“村里的人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剩下的地也没有人种了。单家峪最大的一块地只有一亩,其余的都是十几平米、几十平米的小地块,由于耕种困难再加上浇不上水,现在村里荒置的耕地至少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同行的村支书王立武说。
  杨集安村老人们的艰难一直牵动着社会爱心人士。潍坊社区义工在每月底都会安排专人到村里为老人们服务。“前几天义工们又来了,知道我们生活困难,带来了大米和花生油,还送给每个老人一根拐杖,让俺说啥好啊!”在村民李爱花家,老人拄着拐杖让记者看放在墙角堆放的东西,脸上满是喜悦之情。
义诊解决看病难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杨集安村这个仅有10人的小村子,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9个,而且大多数人患有腰疼腿疼或者高血压等病症。因为下山买药要走十四里山路,很多人便选择在家里熬。据村民彭先收说,以前村里很多人就是因为看不起病在家里等死的。
  得知老人们看病难的问题,今年7月份,潍坊社区义工在村里建设义诊点。“听说义工要给免费建诊所,村里能干活的人都来帮忙,大家伙都盼着早一点完工。”单家峪村支书王立武告诉记者。整个工程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时间。
义工每月上山服务
  潍坊社区义工负责人孙在前告诉记者,社区义工爱心诊所设立后,社区义工在每月最后一个周日都会安排医生和义工到山上为留守老人免费诊疗。这次上山是社区义工第三次义诊,来自潍坊市中医院的医生义工,再次为老人检查身体完善健康档案。
  听说潍坊大医院的医生来免费义诊,杨集安村的村民早早等在义诊点外,一个个轮流接受体检。今年80岁的张连英老人腿疼多年,平时翻身都困难,还伴有头晕眼花等症状。潍坊中医院的于金源大夫为老人做了精心诊疗,还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潍坊大医院的大夫说没大事,俺心里也就放心了。”看完病的张连英一个劲儿地道谢。
  于金源告诉记者,以前老人都是自己买药,而且不按处方规定吃药,剂量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对病情好转很不利。他们前来义诊,主要目的是给村民们做普查,给杨集安村的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检查预防,做到有针对性的专病专治。 文/本报记者 潘来奎 图/潍坊日报记者 孙树宝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