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消息 一份2011年度50个国家的全球形象指数报告近日公布,它由安赫尔特·捷孚凯·罗伯国家形象指数调查机构推出。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形象得到了少量上升,从2008年的第26名提高到了现在的第22名。 安赫尔特·捷孚凯·罗伯国家形象指数调查机构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对50个国家的形象进行民意测评,今年的民意调查遍及包括11个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0个国家。问卷涵盖50个国家的形象测评,测评标准分六大板块:出口、政府职能管理、文化、国民素质、旅游以及移民、投资环境。中国在文化遗产板块名列第三位,是六大评分板块中得分最高的,但在政府职能管理板块得分较低。 捷孚凯公共事务与合作交流高级副总裁赵晓燕(音)表示,中国国家形象的上升源于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报告结果显示,前十名依次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士和瑞典。此次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与前两年的前十位一样,只是各国排名的顺序发生轻微变化,这些国家都拥有持久的名誉和稳定的形象。 我国近几年一直都十分关注自身的国家形象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主办如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等国际大事件,还曾经在著名纽约时代广场上播放广告。然而,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赵胜军认为,“宣传和公关手段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国家形象提升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实力的提升,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就是经济实力的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