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传涛 日前,经央视春晚宣传组证实,龙年春晚将取消“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央视表示,取消评选的原因是多年来评选结果与实际不符。 (11月14日《北京晨报》) 龙年春晚总能隔三差五地给公众带来惊喜:先是召集赵宝刚、张颐武等文化名人共商春晚大计;后是全国征集幽默段子,并向提供者付稿费;再后来就是让春晚回归公益,实现春晚的“零广告”,不仅不要植入广告,而且连20点与24点的整点报时也不要广告……应接不暇的大手笔改革,预示着一个几十年不变的春晚可能真的要换一换模样了。 然而,改革无止境。取消“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也终于在民意反弹中变成现实。说句实在的,看了二十多年的春晚,我一次票也没有投过。主要不是因为春晚上没有自己喜欢的节目,而是因为自己喜欢的节目不会在元宵晚会上成为央视最喜欢的节目。一方面,最喜欢的春晚节目,除了赵本山,很难有第二人选;另一方面,春晚是“钉子户”的天下,投来投去都是那几个人拿奖,没有什么悬念。 有“满意”,就会有“不满意”。可春晚从来都只评选最满意、最喜欢,却从来不评选最不满意、最不喜欢。虽然,上春晚的每位演员都不容易,只选满意的目的在于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春晚也正是在这种“只有满意,没有不满意”的氛围下慢慢堕落的。语言类节目,除了“钉子户”就是“星二代”(包括徒弟),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出一两位新人来;广告除了植入,就是明目张胆地播给你看;小品除了弱智还是弱智……以至于韩寒想把刘谦的魔术投给“最佳小品”,一场晚会下来,语言类节目实在乏善可陈。 满意和喜欢让春晚退步。那么,春晚何妨设一个“我最不喜欢的春晚节目”评选活动?在笔者看来,这会让春晚节目组看到本年节目的缺点和来年改进的目标,至少不会复制去年的最差。对于春晚来讲,忠言逆耳的话一定要听,良药苦口的药一定要吃。年年给自己打90分只是一种虚假繁荣,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只能影响自己的公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