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标题导航
这次,又轮到金丝楠木疯狂了
整顿校车别苦了农村娃
罚款20万更像是给味千“挠痒痒”
“为明星维护秩序”不能全怪世道
0382.jpg<
2011年1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顿校车别苦了农村娃



  □于静 

  甘肃校车被撞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校车整顿之风:教育部门发文件,交警部门上路查。于是,平时活跃在乡间小道上接送小孩上学的面包车、三轮车停止了运行。在广西柳州一些地方,很多学生放学后都得步行回家,离家远的学生得步行10多公里,花2个多小时才能到家。(11月19日新华网)
  一场惨烈的车祸,再一次引出了校车话题。连日来,媒体和公众都在谈校车安全,议校车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引进美国“大鼻子”校车,有人大代表建议给校车行驶特权,也有人拿公车和校车对比,呼吁加大校车投入。
  就在众人献策献计热情高涨之际,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想出了解决校车问题的办法,那就是不管黑的白的,一律整顿停运。停运好啊,以家庭为单位,各送各的娃,接送大军化整为零,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出现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的几率自然大大降低。如此一来,政府也好,学校也好,再也不必为校车安全问题苦恼,真乃一劳永逸也!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非常管用!无校车又何来校车事故呢?校车安全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黑校车不跑了,“白校车”不见,于是,家长和孩子的罪来了。这其中,那些偏远农村里的家长和孩子更是“罪加一等”。学校离家近的几里路,远的十几里,甚至几十里,没有出租,没有地铁,没有公交,孩子的上学问题只能靠“私家车”解决。在农村,没有几户人家能买得起四个轮子的小汽车,家长们接送孩子只能用自行车和摩托车。要知道,现在可是冬天了啊;要知道,不少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要知道,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想到这些,我就想到了老家三叔的儿子,小堂弟今年十岁,乃三叔中年得到的爱子。堂弟上幼儿园时,园里有班车接送,当然也是能塞多少塞多少那种。前年上了小学,离家接近十公里,学校又没有班车,三叔为此特意买了一辆摩托车,天天接送堂弟上学,不管刮风下雨,春播秋收,风雨无阻,累啊。去年,村里有人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跑起了出租(当然是黑的),除了接送村民走亲赶集,还专职拉起了学生,全村总共不到十个学生,一车装,每人一月收费90元,这样就免了家长的接送之苦,孩子也不用受那热天满身汗,冬天一嘴风的罪。昨晚打电话得知,三叔又要自己送小堂弟上学了,因为交警查得严,村里那辆“校车”已经不敢上路了。
  校车整顿切忌只治表面,或者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看看那些在寒风里步行10多公里回家的孩子,我们的决策者在解决校车的问题上,当深思量,慎考虑,尤其别苦了那些农村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