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噢,明天拿上身份证、照片和居委会的证明去计生站就可以,甭再提前打听了。”今年11月6日,在山东省寿光市菜博园场地,一对操着南方口音的青年男女指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程序》的巨幅版面说。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注重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对人口计生工作的促进作用,连续6年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主场地设立由18块巨幅版面组成的婚育新风长廊。无论是每年4月20日至5月20日的菜博会,还是今年11月6日的国际水利建设暨农机装备展等其他会展,婚育新风长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让每年到会的200多万群众不但尽享蔬菜艺术盛筵,增强科技致富本领,还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人口国策教育。 最近,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实际上,加快建设人口文化,移风易俗,转变人们旧的婚育观念,既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寿光市不断加大人口文化建设力度,从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提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入手,逐步改善群众婚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和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促进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和谐均衡发展。 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常抓不懈 今年10月31日是“世界70亿人口日”,寿光市人口计生局与14处镇、街道联合组织了集会、街头宣传和下乡义诊服务。这样的大规模集中活动,寿光市每年都开展多次。 2008年4月,大规模开展计生宣传车队“村村通”活动,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组织了15辆宣传车,走遍了14处镇、街道的全部975个村庄,开展了新型婚育文化普及性宣传活动。市书协、美协、摄影协会举办了“人口杯”计划生育书画摄影作品大赛和百幅优秀作品展。2009年4月,寿光市委宣传部、市人口计生局、文家街道联合举办“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型婚育文化”知识竞赛,通过多媒体现场演播、同步计分方式,让比赛精彩纷呈,群众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很好地宣传和普及了新型婚育文化知识。7月份举办了以现场义诊、生殖健康产品展示为主要内容的首届“菜乡人口文化节”。这些活动规模大、声势足、部门协作好、覆盖范围广,形成了轰动效应,营造了良好氛围。 做细做实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内容。在2008年结集出版人口国策文艺作品集《乡风艺苑》,2009年组织京剧团乡镇巡演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举办了“全市人口计生文艺汇演”,拉练了计划生育庄户剧团队伍,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口文艺节目。2010年6月,寿光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了社区网格化宣传、企业生殖健康教育、人口国情教育进校园的工作经验。今年4月,探索制定了新型婚育文化示范村(居)标准条件,力争人口文化建设“一村一品”,以点带面、抓出特色。 全力搭建新型婚育文化发展平台。寿光日报是山东省保留的两家、全国保留的35家县市报之一,今年他们对创办了8年之久的《寿光日报》“人口计生”周刊进行全新改版,使之成为更受好评、家喻户晓的新闻品牌。同时,开通了“寿光人口计生”政务微博、手机“计生通”短信,巩固完善了电视台和电台“人口在线”专题节目,打造了该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的“五大平台”。 圣城街道卫生院一名负责同志说:“自从市卫生局领导在‘人口在线’节目发表电视讲话,强调严格考核镇级卫生院的B超机管理和性别比控制工作,我们的工作压力更大了。”据了解,2010年,寿光市公安、工商、民政、卫生等四部门领导和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上镜谈人口、在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有力地促进了人口问题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新型农民 寿光市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致富科技、特色文化、民主管理”等三个渠道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倡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共同理想和时代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 以致富科技武装农民。充分发挥“蔬菜之乡”的地域优势,组织600名科技致富的村计生主任和育龄妇女小组长,面向农村妇女开展蔬菜新技术、新经验示范推广,先后培育科技致富女能手2000余名,近10万名育龄妇女成为新时期的“绿色娘子军”。借助寿光北部列入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三角高效农业生态区“三区”建设享受的政策优势,以滩涂养殖、盐业化工、远洋捕捞为主攻方向,市直10余个部门联合对计生家庭女性优先解决土地、提供水电、发放贷款,昔日盐碱滩上只负责在家做饭、带孩子的“老娘们儿”走出家门,真正成为发家致富的“半边天”。 以特色文化熏陶农民。市人口计生局以“菜”为媒,在该市举办8届农圣文化艺术节过程中,以晚会、论坛、讲座的形式研讨和传播人口文化。潍坊科技学院将蔬菜艺术与人口元素有机结合,创作和展出了“蔬菜百子”泥塑群。市文明办在组织10届“文明之夏”广场文艺晚会过程中,均设立计划生育专场演出。团市委以倡导喜事新办、弘扬新青年风采为主题,举办了5届“寿光市菜农集体婚礼”,有近150对青年男女喜结连理,让晚婚晚育蔚成风气。 以民主管理引导农民。深入实施了以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计生工作机制改革,发动村级自觉依法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由村“两委”与群众普遍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村计生主任对全体育龄妇女定期随访,实现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打牢计生基层基础工作。2011年全市节育措施落实率达100%,查处的120余例违法生育中,90%是通过村民自治程序监督举报发现的。 努力提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寿光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基础性管理与服务,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由人口大市到人力资源强市的转变,促进了“均衡幸福寿光”的建设。 加快计生服务阵地建设。市级计生服务站投资700万元新上了高清晰度彩超、大生化、麻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外聘医学专家、录用应届医学专业大学生20多人。镇级3年投资7000万元,统一完成了镇街道计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在村级投资800万元,建成了符合省定标准的500处中心村计生服务室,方便育龄群众就近接受高质量的服务。 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该市2008年探索实践的民政登记、免费婚检“同楼层办公、一条龙服务”模式已被全体市民所接受,到目前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9380对新人中,自愿接受婚检的28850对,婚检率由2007年的不足1%提高到现在的98.2%。市财政投入197万元,为16760名孕妇进行了唐氏筛查、B超检查,对孕前、孕早期育龄妇女发放叶酸片,降低了残疾儿的出生率。深入开展了“关爱女孩”行动,对独女户家庭给予了一次性2000元的奖励,强化了B超机管理,杜绝了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据了解,随着寿光市人口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该市人口问题的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整体繁荣稳定。目前全市合法生育率达98.3%,性别比控制在106.1,连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口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奖,去年又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寿光市被授予首批“山东省文明城市”,2011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33位。 通讯员 张少勇
|
|
|
|
|